mpa社会实践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pa社会实践总结
西北大学 mpa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学生姓名:王斐学号:XX课程名称: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任课教师:靳连冬XX年11月20日关于加快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化建设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 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其内涵包括四 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二是地域城镇化,三是经济活动的城镇化,四是生活方式的城镇 化。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即该地方的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 比。 西安市阎良区现辖2个建制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共8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全区总人 口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为%。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西安 市阎良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阎良城区为中心,关山、武屯两个建制镇为副中心、5个街道办事 处为支撑的城镇建设体系。城镇规划日趋完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产业聚集功能明显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关山镇、武屯镇入选“关中百镇”建设。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西安市为%,西安市阎良区为%。相比较而言,西安市阎 良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从两个建制镇来看,XX年底,关山镇常住人口1万人,城镇化率%;武屯镇关山镇常住人口7000人,城镇化率%,城镇化建设的差距还很 大。 二是工业门类单一,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区工业主要是以驻区航空工业为主, 区属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航空工业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就业门槛较高,很 难吸纳农村劳动力。两镇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水平不高,虽有多家农副产加工企业,但缺 乏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形不成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对城镇经济拉动 效益不明显。 三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规划水准不高,内部各功能区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 施普遍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全。同时管理相对滞后,马路市场和“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四是推进城镇化的体制、制度跟不上发展需要。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进城农 民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加之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 许多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和生育政策上的优惠,有的甚至出现回迁现 象,导致了农民进城的动力不足。 二、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 国务院今年批复的《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西 安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在未来12年把阎良建成一个4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这为我们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西安市阎良区已初步形成 区镇二级城镇化建设体系,区小、包袱少、基础好、潜力大,加之大飞机项目落户和国家航 空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关山镇、武屯镇入选“关中百镇”建设,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化建设 完全可以走在全省前列。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西安市阎良区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 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循序渐进、节约土 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加快 形成城镇发展新格局,强力打造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宽裕、社会安定和 谐的“亚洲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国航空城。在完善城市形态上,要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以“三大板块”为基调,以“五个发展区”为主体构架,以“三个外围组团”为发展外延,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在产业发展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服务业现代化为方向,坚持“两条线”, 实现“两个层次”:一是城区及周边街办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路子,形成二、三产业聚集扩 张的现代化明星城;二是关山、武屯两镇以“关中百镇”建设为契机,发挥农业基础优势, 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成为农业园区化经济发展的特色镇、专业镇,增强经济对城镇化的拉动力,增强城镇吸 纳就业、集聚人口的能力。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上,要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配套措施,着力排 除制度性障碍和可能遇到的制约性因素,更好地解决农民进城的土地管理、户籍管理、劳动 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发展目标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全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6%的目标,陕西省城镇化率将达 到60%,西安市城镇化率将达到%。围绕上述目标,西安市阎良区城镇建设要在现有的 %的水平基础上,前5年每年递增个百分点,后7年每年递增个百分点,到20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