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水资源保护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9-02-20约6.8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式中:M、M0——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t)和初始年(t0)的国民生产总值;Q、Q0——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t)和初始年(t0)的污染物或污水排放量;t、t0——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和初始年;ε——弹性系数。 ②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式中,Wt——预测年工业废水排放量;W0——基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rm——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平均增长率;t——基准年至某水平年的时间间隔。 ③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式中,Wi——预测年份某污染物排放量,t;qi ——预测年份工业废水排放量,万m3;q0——基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万m3;ρB0——含某污染物废水工业排放标准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mg/L;W0——基准年某污染物排入量,t。 精选编制 ④生活污水量预测 式中, Q——生活污水量,104m3; A——预测年份人口数,万人;F——人均生活污水量,1/d?人;0.365——单位换算系数. 式中, A0——基准年人口;p——人口增长率;n ——规划年与基准年的年数差值。 ⑤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 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的确定 污染物入河系数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情况密切相关,但在拟定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时,一般不应考虑目前未列入建设计划的污水处理厂治理削减效应。污染物入河系数一般约在0.5~0.9之间。 精选编制 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以水功能区为单元对规划水平年废污水和污染物的入河量进行预测,并按行政区和水资源分区进行汇总统计,得到规划水平年各统计范围的废污水和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将各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值与相应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相乘,得到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 精选编制 12.4.1 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源特性。 12.4.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①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式中:WT为水体对污染物的总环境容量;Wd为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Wt为水体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Ws为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容量。 第四节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与分配 精选编制 稀释容量 稀释容量是由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所引起的,它与水体体积和污径比有关。 令Vd=Q, 则有 式中:Pd为水体对污染物稀释容量的比容。 精选编制 迁移容量 水体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是由水体的流动引起的,与水体流速、扩散系数等水力学特征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 令Vt=Q , 则有 式中:Pt为水体对污染物迁移容量的比容。 精选编制 净化容量 主要是由于水体对污染物的生物或化学作用使之降解而产生的,假定这类污染物的衰减过程遵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则其反应速率R可写为: 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其大小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被净化的能力。τ为k的倒数,它反映了污染物被降解的难易程度。 由上述若干物理量得出水体对污染物净化容量的表达式: 令Vs=Q , ,则有 精选编制 式中:Ps为水体对污染物净化容量的比容。 总水环境容量 如果污染物是难降解的,则k=0,那么 =1,这时 如果扩散作用的效果很不显著,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即Ex=0 此式表明,对于难降解污染物,在不考虑水体的扩散作用时,不存在迁移容量和净化容量,水体的总水环境容量就等于稀释容量。 精选编制 12.4.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①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意义 总量控制是根据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将污染源的排放数量控制在水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限制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于控制水环境污染,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②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的确定 污染物入河控制量 污染物入河削减量 污染物排放控制量 污染物排放削减量 精选编制 12.4.4 水环境容量的分配 ①总量分配原则 考虑功能区域差异、环境容量充分利用、集中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