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内容 汇报内容 由ADDA,ADDB和ADDC选择转化信道,信道0输入温度信号、信道1输入爆震信号、信道2输入节气门开度信号,转化后的信号通过P1口输入到单片机内部。其中AT89C2051的P3.4(T0)对曲轴转速信号计数,确定转速和曲轴位置。通过P3.5输出点火控制信号。 汇报内容 (3)点火控制电路设计 点火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火花塞点火所需的高压。其输入是来自单片机P3.5引脚的点火控制信号,输出端接到火花塞上。电路如下图所示。 汇报内容 汇报内容 单片机的P3.5输出高电平时,T1和T2都截止,12V电压通过R4和L1对C7充电。当单片机P3.5输出低电平时(发出点火控制信号),T1,T2导通,则C7两端的电压立即变位低电平(即C7迅速放电),从而使流过L1的电流突变,L2两端产生点火高压。其中D1起保护T2的作用。 汇报内容 (4)电源电路设计 在汽车系统中一般只提供12V的直流电压,而芯片大都需要5V的电压。系统还要设计12V到5V的DC-DC转换电路。 汇报内容 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及延时子程序、计算基本点火提前角子程序、计数T0中断服务子程序、A/D转化子程序、点火提前角修正子程序和点火子程序组成。本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了源程序。 汇报内容 (1)主程序 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包括单片机的初始化,ADC0809的初始化,计数器T0的初始化),接着获取转速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再进行A/D转化采集水温、爆震和节气门开度信号,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最后等待点火时刻的到来并发出点火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点火。 汇报内容 (2)计算基本点火提前角子程序 本系统的基本点火提前角由转速信号确定,采用查表法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首先建立两个数据表,一为转速表v(v[0],v[1],v[2],…,v[i],v[i+1],…)和基本点火提前角表。两表中的元素个数相等,且都以升序排序。Vi对应的基本点火提前为基本点火提前角表中的第i个元素。为了减少查找的次数,设计时采用了二分法对转速表进行检索。 汇报内容 (3)水温对点火提前角修正子程序 水温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双重修正,即暖机修正和过热修正。当水箱温度过低,应加大点火提前角,即进行暖机修正。当发动机水箱温度过高,应减小点火提前角,即进行过热修正。 本设计中水温对点火提前角修正也采用查表法,建立2个修正表:过热修正表(升序表)和暖机修正表(降序表)。根据经验水温对点火提前角最大修正5°,采用直接查找法。首先确定对点火提前角零修正的水温T,测得的水温t大于T则查找过热修正表进行过热修正,否则查找暖机修正表进行暖机修正。 汇报内容 (4)爆震信号对点火提前角修正子程序 系统对点火提前角修正是为了使发动机始终接近爆震临界状态,即处于一种“临界控制”方式,使发动机既接近爆震区又不进入爆震区,此时缸内燃烧的热效率最高。测到有爆震信号点火提前角增加2°,测得无爆震信号时点火提前角减小2°。设临界状态对应的爆震信号为F,当测得的爆震信号f大于F时点火提前角减2°,否则点火提前角加2°。 另外,节气门开度对点火提前角修正子程序采用直接查表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汽车点火系统第三组 汇报内容 一、建设现状和意义 二、基础条件 三、建设思路 四、预期成果 五、实施计划 六、案例库应用范围 汇报内容 一、基础条件 汇报内容 1、汽车点火系统发展简述 发动机点火系自1910年首次在汽车上装用以来,主要经过传统分电器式 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半导体点火系的发展过程。 (1)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 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断电器、分电器、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电能由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电源的低压电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高压电,再由分电器经高压导线输送到燃烧室中的火花塞,在火花塞两极间形成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2)磁电机点火系 它由磁电机自己产生低压电源,不需要另设低压电源,且其点火线圈、断电器和配电器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点火功能。由于启动性能和发动机低转速时点火性能不好,故一般只用于高速发动机,如竞赛汽车、拖拉机等。 (3)半导体点火系 也称晶体管点火系或电子点火系(含微控制点火系)。它是一种新型的点火系,其电源虽然也是蓄电池,但初级电流的控制是由晶体管来完成的。 汇报内容 2、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汇报内容 2.1 如上图所示,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主要由蓄电池1、点火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