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设计史与传统吉祥图案.doc

发布:2018-05-23约3.2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设计史与传统吉祥图案-社会科学论文 中国设计史与传统吉祥图案 张时来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设计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象征,体现着中国设计史的发展过程。因此,对中国设计史与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我国悠久的设计艺术、风格等,为现代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中国设计史;吉祥图案;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18-02 一、对中国设计史中吉祥图案的认识 中国设计史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特别是石器时代,原始人用打磨的石器生产、打猎,同时还用石器制作成装饰物。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简单的房屋建筑,城市雏形慢慢地形成了。这时候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平安,在一些石制品上会刻上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如在出土的原始社会彩陶、玉器上都有绘制的图案,这就是早期的吉祥图案。自秦统一后,中国进入到了奴隶社会,在一些玉器、陶器上代表吉祥的图案也越来越多,从出土的商周钟鼎、陶器上都可以发现带有吉祥寓意的线刻图形。 玉石在汉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吉祥图案也随之得到了完善,其寓意更加强烈,而且具有一定的神韵。如:汉代高浮雕双螭龙、凤纹佩,既是王者的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又有吉祥的寓意,龙的神武英明与凤的祥和仁慈,表示龙凤呈祥、凤和鸾鸣。象征王权天授、国运昌盛,佩之则吉星拱照,好运亨通(如下图所示)。 汉代在传承诸子百家文化的基础上,对祈求吉祥、向往美好生活的各种图案运用得非常多,在建筑物、服装、服饰、室内装饰上都将吉祥的图案运用上去,表达了劳动人民质朴的思想。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唐、宋时期,吉祥图案伴随着设计历史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如:徽派建筑在传承徽派文化的前提下,成就了“徽派三雕”的艺术设计,在砖雕、石雕、木雕上大量使用吉祥图案,预示居者吉祥如意,平安多福,在建筑设计上成为一个主要流派。这些带有吉祥图案的雕刻品是徽文化的具体体现(如下图所示)。 明清是中国设计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吉祥图案大量应用的时期,在建筑、陶瓷、服饰、家具、园林、宫殿、庙宇等等,无处不在地运用吉祥图案,来体现设计者唯美主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如:保存最为完好的故宫,其建筑上、家具上使用的吉祥图案是非常多的,可谓是吉祥图案的博物馆。在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到了装饰作用。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故宫号称有宫殿80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以龙和凤为代表的图案一方面体现皇权至高无上,另一方面也是蕴含着吉祥的寓意。 二、吉祥图案对中国设计史的作用 传统吉祥图案一直伴随着中国设计史,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中运用吉祥图案体现了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淳朴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真实体现,传统吉祥图案对中国设计史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是中国设计史的有形记载。 (一)吉祥图案是传统设计文化的体现 传统吉祥图案在设计上的大量使用,弥补了文字对设计历史记载不足的缺陷,是传统设计文化的具体表现。从原始社会石器上简单的线条到汉代玉器,从宋代徽派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再到明清建筑、服装、陶器、玉器等等,吉祥图案被广泛运用其中成为中国设计史不争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设计史最具说服力的有形见证,是传统设计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设计史依靠吉祥图案彰显内涵 无论是大建筑还是一个小的玉挂件,其设计需要有目的、有内涵,并且可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等等,而这些不可能在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体现,只有靠吉祥图案的装饰得以彰显。如: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还处处融入了吉祥图案,园林中大量的匾额、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而且多是吉祥图案,彰显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多采用吉祥图案。可见在设计史上,传统吉祥图案始终伴随其发展演变。 (三)吉祥图案衬托设计之美 无论是老北京的四合院,还是皇家园林,无论是玉器、陶器,还是家具、服饰等等,只要有设计存在,就有传统吉祥图案作为设计的衬托。设计师追求完美,讲求天、地、人和谐,阴阳互补等等,就会采用吉祥图案作为设计的装饰,如:雕刻在门窗上面的小鹿儿、桃子,古树,都有一定的寓意,桃在过去为祝寿之物,寓意“福”、“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