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1让我们荡起双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上第 一 单元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绿色通道内的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准备
?
学情
分析
?
先学提纲;生字卡片、课件
【先学提纲】
1.先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小节序号。
2.再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3.三读课文,选出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几遍,说说喜欢的理由。
1.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读来琅琅上口,相信学生们一定兴趣高涨。
2.班级学生在双基“知识与技能”中,总体比较好,由于课外阅读的训练,许多学生在识文认字上很扎实,同时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感悟能力。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的作者是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板书课题。教学生字:“荡”“桨”
3.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这节课我们任务蛮多的,要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好,还要扎扎实实地学会里面的字词。你们有信心吗?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指导看图。
???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 ②范读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己朗读
④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出示生字卡片: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功课 洒水 悄悄地
3.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这首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相信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它描绘的就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快乐生活,现在,请你再读读这首诗,你能从每个小节中找一个词语作为这一节的关键词吗?(学生自读,思考)
2.全班讨论,每小节写了什么?
总结:
第一节:美丽 第二节:愉快 第三节:幸福
3. 选出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几遍,说说喜欢的理由。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精读第一节,感受景美
1.轻轻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让优美的旋律伴随孩子的愉快之旅。
2.提示任务:边听音乐,边看图,自己轻声读读第一节,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你看到的景色?(圈出“美丽”)
3.自主阅读:怎样美丽?请读读有关句子。指名读好“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
4.展示交流:“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美丽景色,白的塔,绿的树,红的墙,还有那清澈的湖面。
5.理解“环绕”:(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6.就在这样的美景中,放下手中的船桨,任小船摇呀摇,任风轻轻地吹,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7.再次自由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感受北海的美丽景色,体会小朋友们的欢快心情。(相机板书:如画风光)
8.指导朗读:伴着音乐的旋律,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第一节。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读一读,写一写:习字册上的词语。
2. 辨形组词
奖( ) 轻( ) 撒( ) 坏( )
桨( ) 青( ) 洒( ) 环( )
倒 dǎo( )( )
dào( )( )
七、板书设计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双桨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凉爽
八、教后反思(第 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