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数字控制器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论文
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学生成绩: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 课程名称: 数字控制技术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2015 年 1 月 7 日
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摘要
本文在完成计算机控制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动控制原理的学科知识,自拟题目,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知识,借助MATLAB,完成对自拟系统的分析和PID控制器的设计,并将硬件电路画出。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PID控制器,MATLAB
一﹑前言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计数字PID控制器,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1,超调量不大于20%,调节时间不大于0.5s。并采用位置算法实现该PID控制器。
二﹑设计原理
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策略,是用于过程控制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由于其原理简单.技术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较易于整定,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其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段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话性。PID控制中的积分作用可以减少稳态误差,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积分饱和,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微分作用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其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所以,正确计算PID控制器的参数,有效合理地实现PID控制器的设计,对于PID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典型PID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分别对误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与微分运算.其结果的加权和集成系统的控制信号u(t),送给对象模型加以控制。
PID控制器的数学描述为:(2.1)
其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2.2)
从根本上讲,设计PID控制器也就是确定其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Ti和微分系数Td。,这三个系数取值的不同,决定了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的强弱。控制系统的整定就是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已经确定、控制仪表和控制对象等处在正常状态的情况下.适当选择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仪表的特性和控制对象的特性相配合.从而使控制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由于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现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代表连续时间t,以和式代替积分,以增量代替微分,则可以作近似变换;
图1
由于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系统,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因此,(2.2)式中的积分和微分项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现令T为采样周期,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代表连续时间t,以累加求和近似代替积分,以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做如下的近似变换:
t=KT (2.3)
(2.4)
(2.5)
其中,T为采样周期,e(k)为系统第k次采样时刻的偏差值,e(k-l)为系统第(k-l)次采样时刻的偏差值,k为采样序号,k=0,1,2,…。
将上面的(2.4)式和(2.4)式代入(2.2)式,则可以得到离散的PID表达式
(2.6)
如果采样周期了足够小,该算式可以很好的逼近模拟PID算式,因而使被控过与连续控制过程十分接近。通常把(2.6)式称为PID的位置式控制算法。若在(2.6)式中,令:
(称为积分系数) ; (称为微分系数)
则
(2.7)
(2.7)式即为离散化的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的编程表达式。可以看出,每次输出与过去的所有状态都有关,要想计算u(k),不仅涉及e(k)和e(k-l),且须将历次e(j)相加,计算复杂,浪费内存。下面,推导计算较为简单的递推算式。为此,对(2.7)式作如下的变动:
考虑到第(k-l)次采样时有
(2.8)
使(2.7)式两边对应减去(2.8)式,得
整理后的
(2.9)
其中,,(2.9)式就是PID位置式得递推形式。
如果令则
(2.10)
式中的同(2.10)式中的一样。
因为在计算机控制中、、都可以事先求出,所以,实际控制时只须获得e(k)、e(k-l)、e(k-2)三个有限的偏差值就可以求出控制增量。由于其控制输出对应执行机构的位置的增量,故(2.10)式通常被称为PID控制的增量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