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气和气候)2011届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doc

发布:2018-05-19约4.3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届高考总复习地理 【课题】天气和气候 【高考解读】 【基础知识】第一轮复习学案(13—25) 【体系梳理】 【典型例题】 【例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2: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2)说出图甲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 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 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2】(2008江苏卷)下图为某月沿00经线海平面 (1)~(3)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3】(2009海南卷)图1中甲地 1000mm,乙地年降水 500mm.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 1、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4】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 (1)~(3)题。 (1)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3)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5】(2008四川卷)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例1】(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戴云山和黄岗山气温较低, 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3)秋冬.B地秋冬季节干旱, 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例2】(1)读图根据不同纬度地区气压的高低、结合气压带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300S 附近为高压,300N-400N的地中海沿岸为高压,说明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1)C (2)甲地位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因气压带、风带北移,此时受南半球的信风控制盛行东 南风,(2)A (3)乙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3)D 【例3】(1)甲地位于330S大陆东岸,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份气温最低,可以排除A、D,C地最高温和最低温不符合亚热带.所以选择D。(2)乙地降水较少,属于内陆半干旱气候区,因此对应的草原带. 【例4】(1)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据图判断,甲地气温高的1、2、11、 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是地中海气候。(1)B (2)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 (2)B (3)乙地常年降水都较少,只适宜在盛夏季节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3)D 【例5】(1)M点吹东南风,说明该天气系统为气旋,又该点风向右偏,故该系统为北半球气 旋,故A对。(2)由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可大体判定该系统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的 热带气旋,联系教材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可知C项正确。 【巩固提高】 (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二卷)图4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1-2题。 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广东省揭阳市2010年高考一模)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回答3-4题。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4.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