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人民币升值论”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专题讲座的重点: 一、国外的各种观点 1、欧美政界 2005年人民币升值前后,美国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多次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否则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日本财相也曾经多次提及人民币升值问题。 美国财政部每半年一次向国会提交所谓“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评估报告”,几乎每次都把中国列入 “汇率操纵国”名单中,但也都被美国政府否决。 2010年12月,美国财政部再次发布半年一度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评估报告》,未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引起美国国会的强烈不满。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该法案在得到参议院批准后,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才能成为法律。 2、欧美企业界 工人失业和企业破产与中国产品出口过多有关,而人民币汇率偏低则是中国产品出口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纺织业工人2001年是65万,到2009年剩下30万。35万工人在这8年中失业了。这35万工人就是35万张选票。 美国的新老总统都会以保护工人利益为借口向中国开炮。 美国国内的主导舆论和大多数国会议员却坚信,其制造业在过去的三年间总共损失了约270万份工作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又或者执行较低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如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就是他们常用的论据;因此,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偷来”的,从而使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力。 3、美国学界:超脱的观点 (1)不同的声音:“欧元之父”、1999年诺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认为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 他主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主要依据: ①中国出口产品便宜有利于外国消费者; 2009年中国产品为美国人节省了1000亿美元的开支。 ②中国出口产品的50%以上是外国投资公司生产的; ③中国繁荣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五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以上。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机会。 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中指出,日益密切的中美经贸关系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1年——2010年,美国对华出口共为美国增加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在美投资企业也为促进美国就业作出了贡献。 (2)批评的声音:2008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直言中国政府在操纵汇率。 克鲁格曼2009年5月在“中国一周行”与中国经济学家们的辩论中谈到以下观点: 关于人民币汇率:克鲁格曼说:中国政府没有在操纵汇率吗?谁相信?美国财政部每次说到中国没有操纵汇率的时候都是在撒谎。 关于令中国人骄傲的外贸顺差。他坦言:“盈余是市场作用的一个结果,世界不应该对此而指责。但是,如果要描述中国的盈余是一个市场化的结果的话,就太有想象力了。人民币不可能自由兑换,并且保持一个相对弱币的地位,这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结果。” 他说:“这样的格局会导致全球经济难以复苏,我相信这种话传到中国人的耳朵里,中国会不高兴的。” 保罗·克鲁格曼(1953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4.另一种声音:希望人民币升值,但是不要公开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否则会适得其反。 2010年3月12日,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如果希望劝说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就不应把中国正式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公开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会适得其反。 古铁雷斯说:“我认为中国想采取行动的时候就会采取行动。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公开指责他们会让他们不会采取行动。关起门来的时候,你想说什么都行。但如果公开说,就会适得其反。” 二、汇率形成机制及人民币升值分析 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三个理由: 1、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人民币应升值。 汇率定义:汇率是两国纸币以各自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例。 (1)汇率形成机制(一国货币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早期的物与物交换——黄金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纸币——纸币的含金量 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的核心内容是“一固定两挂钩”。 一固定:各国货币汇率确定后不允许变动; 两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当时1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1法郎为0.16克黄金;1英镑为3.5813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