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6页 共 NUMPAGES 16页
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届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 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 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9)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0)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养孤长幼在其中??? 长:成年人
B. 尚复被水旱之灾??? 被:遭受
C. 有者半贾而卖????? 贾:通“价”,价格
D. 三曰劝农功。????? 劝:鼓励
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 )(3分)
??? ①薄赋敛,广畜积???????????????? 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 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④使民以粟为赏罚
??? 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⑥朝令而暮当具
???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5、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 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3分)
?? ⑵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3分)
(三)、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6分)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经金陵驿时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
6、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荒草、离宫、夕晖和孤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