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关健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关健性
黄智敏(教师)2009-08-30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闪烁中华民族特有精神基因,它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然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特别是我们的孩子逐渐为外来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孩子懂得英文、会玩电脑游戏,喜欢麦当劳、肯德基、米老鼠、唐老鸭、圣诞节、嘉年华游乐场,但是对老祖宗的东西--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缺少了解。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民族素质竞争的世纪,特别是WTO入世后,地球将成为一个家园,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是他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一个有自己传统底子的中国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贡献世界,才有能力识别和借鉴别国文化。因此让少年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文化素质、品德修养,融和西方文化精华,重塑中华文化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目标中去。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现在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中,我们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本人认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优良品格尤其重要。
首先,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言绝句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典故《夸父追日》、《盘古开天》等表现了智慧和力量;《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卧薪尝胆》更是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好作品。
其次,可以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历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的是山村景色美丽迷人、杨柳叠翠、山花映红,这优美的文字与意境,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具有优美音韵、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如《亿江南》、《枫桥夜泊》、《山行》等,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成语入木三分让孩子认识了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并欣赏了他的作品。
第三,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中国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让孩子懂得谦让、智慧、勇敢的美好品德。《弟子规》、《三字经》让孩子们懂得了礼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恶、好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热爱学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这种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应当从儿童时期熏陶、浸润。
然而,要以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幼儿优良品格,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
(一)传统文学内容的选材是教育开展的关键
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选材,辨证的扬弃,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非浅。
(二)教师良好素质是传统文学课程实施的保证
要使传统文学释放出魅力,课程获得成功,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音乐、美术、文学修养,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选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教学,要有改编教材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有良好的情感表现能力,能自如的应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传递作品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可以使幼儿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悦的接受教育,在研究中我们注重提高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