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转型亟需互联网基因——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移动客户端为例谈传统媒体转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媒体转型亟需互联网基因——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移动客户端为例谈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学
传统媒体转型亟需互联网基因——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移动客户端为例谈传统媒体转型
王思齐
【摘要】5 月9 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报告认为,报纸发行量事实上下降了25%左右,甚至有专家称报业正遭遇“断崖式”滑落。媒体转型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2014 年这一年既是中国传媒产业走向媒介融合之路的关键时点,也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霸主地位变化的重要节点。媒体全面迎接数字化,数字、移动成为中国传媒图景中重要的特征。上海报业集团在这一年中积极探索传统媒体转型之路,移动客户端是其试水的主阵地,本文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知名移动客户端“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为例谈传统媒体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 上海报业集团 转型 移动客户端
2013 年关停了《新闻晚报》之后,上海报业集团在2014 年动作不断,新项目频频上马,大举扩张。2014 年1 月1 日,与百度合作运营的百度新闻上海频道上线。同日,由解放日报社出品的资讯类产品“上海观察”(移动设备客户端、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同时运营,7 月22 日,主打高质量原创新闻、聚焦时政新闻领域的“澎湃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及客户端上线,9 月22 日,专注财经商业的新闻网站“界面”正式公测,随后移动端低调面世。另外还有文汇报的“立体报纸”、“百日千里”APP,新民晚报的APP 移动集群以及累计7 万订户的“侬好上海”微信公众账号等小型项目投入。在整个上报的新媒体战略布局中,“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被寄予转型厚望。
根据速途2014 年12 月5 日发布的《2014 下半年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报告》,今年中国手机网民总数增长至5.53 亿人,占全部网民数量的85.6%,且仍保持增长。由于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且使用场景丰富,移动阅读已经逐渐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有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技术流派和央视新闻、新华社发布等国家队的围剿,内有庞大的传统媒体思维禁锢,上报集团的大举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完美效果。
一、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不是制胜的关键
面对互联网特别是商业网站及移动客户端的攻城略地,传统媒体扬起的“内容为王”的大旗被动的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在传统媒体看来,内容、原创内容甚至独家内容是其区别于其他商业新闻网站及移动客户端的优势。上海报业集团的众多移动客户端也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
“上海观察”依托传统媒体的采编资源,以“原创和深度”为特色,资深媒体人士、境内外知名学者、各界专业人士、政府智库专家等为其供稿,致力于提供“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事件及前沿问题”、“上海视角的观察分析”。“澎湃”更是主打高质量原创新闻、聚焦时政新闻领域,在创刊伊始,就以几篇时政大稿、舆情特稿声名鹊起,在内容的供应量上,日出稿量巨大,工作日可达上百篇,节假日也有数十篇供稿。而“界面”号称打造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它希望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并愿意为内容的权威性和愉悦感负责。其发刊词与澎湃如出一辙——饱含新闻理想,致力于提供优质内容。
如今,“上海观察”已经运营一年有余,“澎湃新闻”也上线了将近一年,“界面”相对年轻。然而根据速途2014 年12 月5 日发布的《2014 下半年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报告》,上海报业集团的这几个声势浩大的APP 都没有挤进新闻客户端下载排行榜前八。
如图1 所示,除凤凰新闻具有传统媒体的前身之外,腾讯、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的移动客户端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今日头条和Flipboard 作为技术流派的代表成绩喜人,此外再无传统媒体的踪影。而坚持走“内容为王”道路的上海报业集团的APP 三巨头“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优质的内容也没有为它们带来高评价的反馈。各新闻客户端好评度前八位中依然没有这三位的位置(图2)。
执着于PGC 并期待它能成为制胜关键的上海报业集团在原创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但是经济效益的产出并不显著。所以,原创新闻策略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其在同类产品市场上的异质性而并不能保证其传播效果。
二、高质量的UGC(User GeneratedContent)仍缺乏
“知乎日报”是高质量UGC 的典型代表,名笔大家“自发供稿”的模式带来的专业化的内容使其区别于其他同类型阅读产品。然而“上海观察”还延续着“编辑约稿”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内容专业化无疑会得到保障,但是没有及时跟进受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