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第二次公示-济南轨道交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委托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二○一六年十二月 1 总论
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
规划名称:《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以下简称第二轮建设规划),《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规划修编)。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目前,济南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15 年12 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7.52 万辆,道路交通压力逐年增加,早、晚高峰时间道路拥堵现象加剧,交通问题日益显著。济南市公共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公交优先落实不够。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80%道路空间资源由20%小汽车交通占用,城市公交投资占通建设的比重不到10%,机动车排放尾气占空气总污染物1/4以上。
公交线网中心区重复系数过大而外围新兴公交线网覆盖不足,BRT 系统现状运营效率和客量均较低,难以承担大运量的公交出行需求。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才能解决未来济南所面临的交通问题。
《济南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于2015年1月获批,规划包括R1、R2一期、R3一期共3条线,总长80.6km。《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2013年获市政府批复,远景线网共由9条线路构成,线网长332km,车站155座,其中换乘站30座。
2015年11月,对《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并于2016年1月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该成果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住建部。
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于2016年10月完成。第二轮建设规划新增线路总长191.6km,包含环线、M3线、M2线、M1线、M4线,R1线北延,R3线北延等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463.32 亿元,综合经济指标7.64 亿元/正线公里。本轮建设规划完成后,济南市将形成由1条环线、3条R线、4条M线组成的“环+放射,地下+地上”式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构架。
1.2 线网规划修编
根据本轮《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远景线网包括三条快线(R1、R2、R3),七条普线(环线、M1-M6)。线网方案由8条线构成,分为快线(R线)和普线(M线)两个功能层次,完整覆盖“一城两区”,增加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取得良好的网络整体效益。快线包括R1、R2、R3共3条线,支撑带型城市空间骨架;普线包括M1~M4、环线,形成覆盖中心城的骨干网。
1.3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本轮建设规划完成后,济南市将形成由1条环线、3条R线、4条M线组成的“环+放射,地下+地上”式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构架。新增线路总长191.6km,包含环线、M3线、M2线、M1线、M4线,R1线北延,R3线北延等7个项目。
图1.1-1 本轮建设规划示意图
(1)环线
(2)M1线
(3)M2线
(4)M3线
(5)M4线
(7)R1线北延
(8)R3线北延
2 规划涉及的环境敏感区
本次建设规划所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文物古迹。
表2.1-1 济南建设规划与环境敏感区位置关系表
轨道交通项目
敏感区类型 R1北延线 R3线北延 M1线 M2线 M3线 M4线 环线 风景名胜区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森林公园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水源保护区 地表水 不涉及 线路在向阳站至临港站区间穿越胶东输水干线西段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地下线穿越,对该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影响很小。 不涉及 线路在汽修厂站至黄河北站区间穿越黄河二级保护区,以地下线穿越,对该二级水源保护区影响很小。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地下水 部分线路穿越济南市区地下饮用水水源准保护。 文物古迹 不涉及 不涉及 (1)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普通职员公寓、纬二路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寓、津浦铁道公司旧址、陈家楼天主教堂、山东宾馆、等文物建筑靠近规划线路。
(2)规划线路穿越刘家庄地下文物保护区和二环东路地下文物保护区。
(3)规划线路经缘下文物保护区牛旺庄地下文物保护区。
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中等。 (1)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车站街津浦铁道公司高级职员府邸、纬二路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寓、英美烟草公司旧址、仁爱街近现代建筑群、成丰面粉厂旧址济南商埠区变电室等文物建筑靠近规划线路。
(3)规划线路经缘魏家庄地下文物保护区。
(4)泺口西停车场(预留)位于无影山地下文物保护区
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中等。 (1)跳伞塔靠近规划线路。
(2)规划线路穿越唐冶遗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