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可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
陕西省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1.2 项目承办单位
陕西省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1.3 项目主管单位
陕西省林业厅
1.4项目性质
新建
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2年(2002~2003年)
1.6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6.1 景观林培育
楼观台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自然风光奇特险峻,人文景物集中,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古今闻名的旅游胜地。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通过景观林的培育旨在扩大、提升森林公园的整体森林景观为目的,项目安排森林公园营造景观林面积4305亩,通过增植花灌木、补植常绿树、观赏树种等进行风景林的培育,扩大森林面积和景观资源;安排现有林分改造面积4650亩,使单一的次生林地、灌木林地变成森林景观资源,增加景观层次;安排旅游道路、停车场、百花园、百竹园、珍禽馆、公园门前区绿化美化栽植花木15万株。
1.6.2 森林防火
林火监测新建森林防火了望台2座,配备望远镜备备GPS3台,移动电台6部,卫星电话1部,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传真机1台。森林防火机构备备,旅游道路、停车场的绿化以及百花园、百竹园、珍禽馆、公园门前区等地的美化,使森林公园景观林面积增加8955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83.0%提高到85.1%,使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树种结构、树种配置更加趋于合理,森林景观得到明显的改善,四季景色更为宜人,环境更加优美,为旅游者创造一个优美、宁静、舒适的森林旅游环境。
●建设全天候、全方位的林火监测设施网林火监测可视率达到9%以上,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0.1‰以内,力争不发生等级森林火灾。
8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陕西省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01.2万元,其中国家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4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自筹配套建设投资101.2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9 结论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地提高预防发生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能力,全面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接待水平,达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以上的设计能力。
通过对项目全面分析论证,在布局上具有合理性,建成后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将产生重要作用。通过投资估算、效益评估,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因此,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产业发展上是必要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森林公园经营情况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1982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了我国西部第一个森林公园—陕西省楼观台森林公园,1992年7月经林业部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地处秦岭中段—终南山北麓,经营面积41.2万亩,园内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势极高峻,山上万木峥嵘,群峰凝翠,山下水流不息,澄澈甘美,冷暖适宜,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祖先生息繁衍之地,是中国夏、商、周三代古文化发祥之地。终南山是自然之美与人类智慧最佳结合的典范,其灵秀之气吸引了众多高道名僧,在此筑庐接庵,3000年前,周康王时,尹喜在此“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因以其楼观星望气,故曰楼观;中国古代伟大的自然哲学家老子—李聃,怀着对古文化发祥地的依恋和缅怀,于周昭王23年,去周、入秦、会见、尹喜,尹喜迎老子归楼观,应尹喜之请,著“道德”五千言,并在“说经台”讲授道德经,历代道士尊老子为道教教主,以道德五千言为根本经典,因此,楼观台是中国道教张本之地,是中国道教的祖庭。
终南山楼观台不仅是道教的“仙都”,也是佛教修行的胜地,还是中国景教的发祥地。唐贞观九年,太宗诏准建寺传教,大秦寺就在“说经台”西1.5公里处,是中国景教四大寺院之一,是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灵秀的风景,曾是秦皇汉武所建上林苑的一部分,也是历史文化名流游览观光之地。
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全园共划分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4个游园,12个景区,共有景点景物209个,其中一级景点42个,二级景点70个,三级景点97个。公园距西宝南线(310国道)12公里,东至西安古城70公里,咸阳市55公里,西至周至县城25公里,宝鸡市120公里。由于交通方便,景观资源品位较高,所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现有在职职工346人(含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公园累计投资2128.1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54.56万元,管理设施设备投资31.41万元,形成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旅游主干公路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