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计划书1.doc

发布:2017-02-08约3.54万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主管单位:某某县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某某县林业局 法人代表:某某(某某县林业局局长) 建设期限:3年,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主要建设容包括修建各类道路,总长27.3km;设置安全防护栏548m,景点围栏1500m,河床整治12.3km,河堤修建19km,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防火设备设施;给排水设施设备主要建设100m3’蓄水池2座,给排水管道l0km;架设供电线路共26km,购置变压器7台,架设通讯线路10.5km,购置电程控交换机1套:建设污水处理点3处,垃圾收集点5处,水所2处,环保冲式厕所13座,垃圾箱240个,垃圾处理场l处;绿化美化面积20000㎡,种苗基地1处;公同牌坊门l座,主景区出入口大门2座,围墙100m,游客接待中心400m。,停车场4300㎡,广场2900㎡,游客休息桌凳40套,办公及会议室桌椅80套,各种标牌共1 50个,休息廊470㎡、亭6座,堂1座 ,厅3座,各种景观台共1270㎡及其它旅游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购置清洁车1辆,吸污车1辆,生产用车2辆,生活用车2辆;培训服务及管理人员60人次。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542.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441.6万元,流动资金101.0万元。 效益分析: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0.23%,财务净现值953.1 万元,投资回收期11.14年;投资利润率12.1% ,投资利税率14.3%,有一定赢利能力;借款偿还期为11.83年(含3年建设期),社会效益显著,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人。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 (6)《甘肃省森林公园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1 8日省政府公布) (7)《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 (8)《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5132-95);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 50298-1999):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1)国家颁布的相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12)《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3)《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4)某某县林业局等单位提供的各种统计资料和相关文件。 1.3研究结论及建议 (1)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公园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基础建设极为必要。本项目建设符合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将成为某某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2)项目在充分利用某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某某县对外开放竞争能力的作用,为全县的综合开发,招商引资奠定基础。 (3)项目建设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机遇,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假制度的改革,旅游帝场潜力不断增加,项目建设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对本项目进行经济分析评价,其客源市场充足,经济效益教显著,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实现该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挥,同时对保:护森林资源环境和提高某某县对外旅游知名度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的要求及甘肃省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发展要求,其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充足,凡有开发利用的诸多有利条件,经对本项目进行经济分析评价,经济效益较为显著,通过项目设施建设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实现生念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发挥。项目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因而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 2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强劲的产业,被国际公认为朝阳产业“21 世纪的经济巨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游”、“休闲游”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