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汇总.doc

发布:2017-01-26约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 填空 1.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育做出解释的是许慎《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说文解字》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道德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前期 学校教育的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的认识现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系统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分化阶段 “大学之道….”,“格物,致知”出自《大学》 “天命”,“博学”出自《中庸》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欧洲最早的教育著作。 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 “性相近,习相远”体现了《论语》中的教育作用。 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有教无类”,但不包括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22、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通过教育培养“仕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23、子的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24、“夫子教人各因其才”是朱熹概括孔子的教育经验时说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5、《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诱导的原则。 26、“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学思结合的方法 27、“钠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均出自《论语》 28、《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2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之教者,家有塾、书有序、国有学”、“分小成和大成两段”。出自《学记》 30《学记》提出了“师严道尊”的思想。 31、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德的特性是中庸”,“闲暇教育,自由教育” 32、昆体良提出《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欧洲最早的教育专著。 3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34、洛克:《教育漫画》 35、卢梭:《爱弥儿》 36、裴斯泰罗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3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科学教育学之父 38、斯宾塞:《教育论》 3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40、洛克提出:绅士教育、“白板说”。洛克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 41、卢梭:提出“活动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公民” 培养自然人的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42、佩斯泰洛齐:主张要素教育,教育过程的心理学化 43、杜威:实用主义代表、儿童中心代表、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教育无目的论代表 44、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 45、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世界上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教育著作 46、凯洛夫:主编《教育学》 47、马卡连柯:《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核心为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 48、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以发展性教学理论为基础,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道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4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50、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来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5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52、文化教育学代表:狄儿泰、斯普朗格 53、制度教育学:乌里、洛布罗 54、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吉鲁、布厄迪尔 利托尔洛、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 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教育发展的历史有三种不同的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 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以生产关系为尺度划分: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想统一的尺度划分: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1、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小奴隶主,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