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换填法_地基处理2课时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垫层顶面每边宜比基础底面大0.3m,或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当地开挖基坑经验的要求放坡,整片垫层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 注意! 3.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三、垫层施工 (一)、垫层所采用的换填材料不同,垫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也有所不同。 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 粉质粘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夯、柴油夯; 砂石等宜用振动碾; 粉煤灰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 矿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采用振动碾。 振动碾 羊足碾 平板振动夯 平板振动器 蛙式夯 柴油夯 平碾 蛙式夯 (二)、施工方法、分层厚度每层压实遍数 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施工设备 每层铺填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8t~12t) 200~300 6~8 羊足碾(5t~16t) 200~350 8~16 蛙式夯(200kg) 200~250 3~4 振动碾(8t~15t) 600~1300 6~8 振动压实机(2t,振动力98kN) 1200~1500 10 插入式振动器 200~500 平扳式振动器 150~250 垫层的每层铺填厚度及压实遍数 (三)、含水量的控制 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ωop±2%的范围内; 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ωop±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四)、其他施工要点 1.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上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 厚的土层暂不挖去,侍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300mm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垫层。 3.基坑排水 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垫层分段施工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粉质粘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压密实后3d内不得受水浸泡。粉煤灰垫层铺填后宜当天压实,每层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应禁止车辆碾压通行。 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5.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注意事项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下铺地基土层顶面应平整,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铺设时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直、绷紧,严禁有折皱;端头应固定或回折锚固;切忌曝晒或裸露;连结宜用搭接法、缝接法和胶结法,并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结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 四、垫层质量检验 垫层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以后,应进行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以验证垫层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 必须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在达到设计要求压实系数的垫层试验区内,利用贯入试验测得标准的贯入深度或击数,然后再以此作为控制施工压实系数的标准,进行施工质量检验。 1.检验方法 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也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环刀取样法 在夯(压、振)实后的垫层中用容积不小于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土重度,以不小于该换填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土重度数值为合格。(例如:中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土重度一般为15.5kN/m3~16.0kN/m3) 对砂石或碎石垫层的质量检验,可以在垫层中设置纯砂检查点,在同样施工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检验,或用灌砂法进行检查。 贯入测定法 检验时应先将垫层表面的填料刮去30mm左右,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大小来检查垫层的质量,以不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