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 山东农业大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原理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实验背景介绍 弹性模量是材料抗弹性形变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工程技术中又称为“刚度”,无论是对机械设计还是进行材料研究与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采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实 验 目 的 1. 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和方法,并用以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 2. 掌握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方法; 3. 了解选取合理实验条件,减小系统误差的重要意义,接受有效数字计算和不确定度计算的训练。 实 验 原 理 胡克定理:在弹性限度内固体的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即: 光杠杆原理:用光学转换放大的方法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即将很难测量的 ,转换为易于测量的标尺度数差 。 设起始状态标尺上的测量读数为 ,当待测钢丝受力作用而伸长时,光杠杆后脚随之下降,杠杆架和镜面偏转 角,反射线转过 ,此时标尺读数为 则有 则有: 这样就可把微小的长度改变量 用可观的变化量 表示,为保证大的放大系数,实验时 应有较大的(一般为2m)和较小的(一般为0.08m左右)。 砝码拉力 钢丝截面积 将砝码拉力和钢丝截面积以及(2)式带入(1)式得到测量杨氏模量的公式: 实 验 仪 器 杨氏模量测量仪 千分尺 游标卡尺 米尺 操 作 要 点 1.??调整支架铅直,确定 、 大小; 2.??调整望远镜与放置光杠杆平台等高; 3.?调整光杠杆小镜子,使眼睛在望远镜附近位置能看到小镜中标尺的像; 4.?调整望远镜目镜看清十字叉丝,调节调焦旋钮看清光杠杆小镜反射的像,达到两者无视差; 5.??细调望远镜调焦旋钮看清标尺像。 实 验 步 骤 1. 加砝码,对应位置0、1、┅ 、6、7共八个读数记入表格; 2.?减砝码,对应位置7、6、┅ 、1、0共八个读数记入表格; 3.?用千分尺测不同部位的钢丝直径,测六次并记下零点读数; 4.??用游标卡尺测 ,测一次,记入表格; 5.?用米尺测 和钢丝长度 ,各测一次,记入表格。 数 据 处 理 1.??用逐差法计算杨氏模量 并与公认值 比较 2.?用作图法,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求斜率 则 3.??计算A类不确定度: ( 可近似为直接测量量) 4. 计算B类不确定度: 根据实际情况各直接测量量的极限误差为 ? 5.计算各个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 6.由函数关系式 导出不确定度传递公式,计算出 的不确定度 分 析 与 思 考 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实验中哪个量的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大?如何进一步改进? * 山东农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操作要点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思考问题 拉伸法:测定 、 、 和 后计算得到弹性模量。由于应变很小,为了精确测量,采用改变 ,多次测量 ,用逐差法或作图法处理数据。 (1)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 的测定: 的测定: 取下光杠杆在纸上印下三个脚印,用游标卡尺测出后脚到前两脚连线的垂直距离。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