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叫做弹性模量,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杨氏模量是固体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是选择机械构件的依据之一,也是工程技术中研究材料性质的常用参数。
测定弹性模量的方法很多,如拉伸法、振动法、弯曲法、无干涉法等,本实验采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一、教学目的
⒈学习千分尺、望远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⒉掌握用光杠杆的原理和方法。
⒊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教学要求
⒈实验3小时内完成。
⒉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⒊掌握望远镜的调节方法。
⒋掌握光杠杆的原理及测量微小伸长量的方法。
⒌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⒍求出所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镜尺组的调整。
重点:光杠杆的原理和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四、讲解内容
1.提问:本实验的目的?(学生答)
2.提问: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什么?
3.提问:光杠杆法测微小伸长量的原理是什么?其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回答:
4.提问:用光杠杆法测金属丝的伸长量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回答:θ角应很小,否则2θ≈tg2θ=的条件不成立,使误差很大。
5.提问:光杠杆底面三足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回答:如三足不在同一水平面内,L≈bθ
6.提问:为什么要使杨氏模量测定仪工作台水平?
回答:如果工作台不水平,会使方框夹头与工作台接触,造成钢丝伸长量与所加法码不是正比关系。
7.提问:本实验的调节步与倾角(的骤有哪些?
回答:⑴.调节工作台水平(用水准仪判断)
⑵.正确处置光杠杆,微调工作台高度,使光杠杆三足在同一水平面内。
⑶.使反射镜镜面铅垂(目测)
⑷.使望远镜中心与反射镜面中心等高。
⑸.调节望远镜,从镜中找出清晰的标尺像。
⑹.调节平面镜与望远镜光轴垂直。
8.提问:如何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回答:⑴.测量前应读出零点误差值。
⑵.当被测物快要与测量端面接触时,应使用棘轮。
9.提问:本实验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回答:用逐差法的优点是:尽量利用各测量值,本实验中如果简单地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则中间值都抵消,只有首末两次值起作用,失去了多次测量的意义。
五、指导要点
⒈望远镜中观察不到竖尺的像
应先从望远筒外侧,沿轴线方向望去,能看到平面镜中竖尺的像。若看不到时,可调节望远镜的位置或方向,或平面反射镜的角度,直到找到竖尺的像为止,然后,再从望远镜中找到竖尺的像。
⒉叉丝成像不清楚。
这是望远镜目镜调焦不合适的缘故,可慢慢调节望远镜目镜,使叉丝像变清晰。
⒊实验中,加减法时,测提对应的数值重复性不好或规律性不好。
(1)可能是金属丝没有完全检查。
(2)杨氏模量仪支柱不垂直,使金属丝端的方框形夹头与平台孔壁接触摩擦太大。
(3)加冯法码时,动作不够平稳,导致光杠杆足尖发生移动。
(4)金属丝夹头未夹紧,金属丝滑动。
(
b
θ
ΔL′
ΔL
θ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