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球的演化过程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pptx

发布:2025-02-22约2.1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地球的诞生

陆地形成: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时间:形成于46亿年前。

特点:陨石撞击、温度升高,地表呈熔融状态

陨石撞击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表冷却形成原始地壳。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地球内部的气体逸出;

火山喷发释放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

火山喷发释放大量水蒸气形成厚厚云层,云层凝云致雨,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形成原始海洋。

二、地质年代表

1、地层和化石:

⑴地层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和堆积物。

概念:

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下老上新);

②常含有化石: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③反映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地层的性质及化石)

石灰岩页岩恐龙化石棘鱼化石

浅海环境静水环境陆生环境海洋环境

先沉积的在下老

后沉积的在上新

正常情况,呈水平状态

⑵化石:

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常存在于沉积岩中。

①同一时代地层,含有相同或相近的化石;

不同时代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

②越古老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化石;

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概念:

形成:

分布规律:

⑶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①通过研究地层中所含化石,

可以确定地层的年代和顺序。

②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特性和包含的化石,可以推测地层中沉积物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最早是A,最晚是G

B和W,C和X,F和Y,G和Z

理由:①B、F、G分别和W、Y、Z含有的化石一致;

②C和X在地层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岩石属性一致。

2、地质年代表

概念: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单位:

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

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是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约占地球历史的10%。

宙→代→纪→世

距今年数

构造运动

生物发展阶段

成矿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早古生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距今年数

构造运动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喜马拉雅运动

海陆分布与现在趋于一致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燕山运动

形成中国地质构造轮廓;

出现古大西洋和印度洋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联合古陆形成

海西运动

北方形成劳亚古陆,

南方形成冈瓦纳古陆

石炭纪

泥盆纪

早古生代

志留纪

加里东运动

陆地面积扩大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震旦纪

多次构造运动,

形成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太古代

形成小规模陆地

2亿年前(三叠纪末)

1.35亿年前(白垩纪初)

6500万年

现今

距今年数

构造运动

生物发展阶段

成矿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早古生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距今年数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人类出现

被子植物时代

新近纪

哺乳动物时代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繁盛、鸟类出现

裸子植物时代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脊椎动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昆虫类盛行

蕨类植物时代

石炭纪

泥盆纪

鱼类时代

早古生代

志留纪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陆地植物出现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动物孕育、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

海生藻类、原始菌藻类

太古代

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

距今年数

构造运动

生物发展阶段

成矿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早古生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距今年数

构造运动

成矿

新生代

第四纪

现今

0.66亿

2.5亿

5.4亿

25亿

40亿

喜马拉雅运动

海陆分布与现在趋于一致

新近纪

煤、石油、油页岩、石膏、岩盐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燕山运动

形成中国地质构造轮廓;

出现古大西洋和印度洋

重要的成煤时代

煤、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铁、钨、锡等金属矿产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叠纪

联合古陆形成

海西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