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14道路底基层施工
施工流程: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底层。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制作试件
铺筑试验段
洒水养护
试验检测
材料试验
压实
摊铺、平整
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拌和
下层检查、修整
下层检查、修整
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运输
摊铺、平整
压实
材料试验
试验检测
洒水养护
铺筑试验段
制作试件
6.14.1施工方案
a.本项目设计底基层为4%水泥级配碎石,采用20t以上重型压路机一次碾压成型。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下层,底基层下层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上层,整个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b.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均采用从专业供应商处购买成品料并运输到现场,采用摊铺机摊铺,单幅底基层和基层在全宽范围内一次性摊铺成型;碾压时先静压,最后用光轮压路机收光表面。
c.碾压完成后即进行养生,养生采用覆盖麻袋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小于7天。
6.14.2施工准备
a.在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中线测量放样,定出正确的中桩、边桩,进行标高测量,取得标高和厚度资料。
b.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暴增下承层洁净无杂物,并洒水使之保持湿润。
c.挂线桩必须埋设牢固,各联接部螺桩必须紧固有效,桩柱间距10m,横杆应水平或稍微上翘。
d.通过打桩、挂线确定好摊铺机基准线后,将摊铺机正确就位。
6.14.3拌和与运输
a.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从专业供应商购买合格的成品料,供应商负责运输到现场,在搅拌站和现场分别取样试验,进行质量监控,混合料按JTJ034-2000规定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予以调整和改进。
b.加强混合料均匀性控制,确保混合料水泥剂量不超出双边波动范围。
c.安排试验人员在拌和场对拌和后的混合料进行观察、检验,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送、铺筑。
d.运输混合料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要求汽车货箱干净平顺、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倒料顺利;装料时按车厢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载,并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
e.控制行车速度30km/h以内,合理组织交通。
f.当拌和场离摊铺点距离较远时,混合料运输中盖油布防止水分蒸发。
6.14.4摊铺与整型
a.采用摊铺机一次性摊铺单幅宽,摊铺机不能摊铺的地方辅以人工摊铺补齐。
b.螺旋布料器在布料时保持匀速运转,且布料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以在螺旋叶片的2/3处为宜。
c.摊铺后检测松铺厚度与标高,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严禁薄层贴补进行找平,但在碾压时,可用人工铲除粗集料“窝”,填补新拌混合料;严格控制基层的标高,达不到标准时,精整铣削超高部分或清除重铺。
d.重新摊铺时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开始摊铺混合料。
6.14.5碾压
a.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18T光轮压路机静压,再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振实,最后用光轮压路机收光表面。初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0m/min;复压3~4遍,碾压速度不大于50m/min。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均匀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有轮迹或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用小型振动夯夯压。
b.碾压时,按路拱由低向高连续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重叠宽为轮宽的1/2~1/3,使每层全宽内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路拱符合要求。
c.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水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d.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3小时。
e.雨季施工时,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并备足够的塑料薄膜,以防止突然降雨。
f.压实后的基层要求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软弱现象,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6.14.6养生
路面基层的养护,做好下列工作:
a.设置禁止标志牌,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洒水车通过时保持慢速行车;在不能封闭交通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一般车辆可以通行,但车速必须控制在30km/h以下,同时不得急刹车、调头,载重车不得通行。
b.覆盖好麻袋,高温时采用双层麻袋搭接覆盖。
c.麻袋预先洒水湿润,覆盖4h-6h后开始洒水养生,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状态。
d.养生期:施工温度≥20℃时不少于7天,20
6.14.7取样和试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按规范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基层上按规范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压实度试验。质检人员还须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跟踪检测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中心偏位等。当检测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6.14.8质量控制
a.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可以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六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