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业务知识(初中级)第九章统计法律责任第十章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版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由( )批准的。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E:
答案:A
解析:
2、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 )制定的。
A: 地方人民政府
B: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
E:
答案:B
解析:
3、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息
B:咨询
C:分析
D:监督
E:
答案:A
解析: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是对统计功能的发展和提高。
4、《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 )为主体,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周期性普查
B:经常性抽样调查
C:全面报表
D:行政记录
E:
答案:B
解析:《统计法》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5、《统计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的主体是指( )。
A:个体工商户
B:企事业组织
C:公民个人
D:统计调查对象
E:
答案:D
解析: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6、下列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
A:记过
B:开除
C:罚款
D:取消荣誉称号
E: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7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7、《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企事业组织的最高罚款额度是( )。
A:1万元
B:5万元
C:3万元
D:10万元
E:
答案:B
解析: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 )制定的国家法律。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
D:有立法权的的地方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E:
答案:A
解析:
9、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集中型
B:分散型
C:集中领导、分散负责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E:
答案:D
解析:
10、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 )。
A:行政上的领导权
B:业务上的领导权
C:行政上和业务上的领导权
D:业务上的协调权
E:
答案:B
解析: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业务上的领导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11、《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 )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人员
E:
答案:B
解析:
12、根据《统计法》的相关规定,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的职权。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检查
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研究
E:
答案:C
解析:
13、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 )审批。
A:国家统计局报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
E:
答案:A
解析: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 )。
A: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请审批
B:直接开展调查活动
C: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报请审批
D:向国家统计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统计局代为办理
E:
答案:A
解析:
15、统计违法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在主观方面必须( )。
A:故意
B:过失
C:有过错
D:恶意
E:
答案:C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有三个特点:(1)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2)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3)行为人在客观上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16、某统计人员因未按厂长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厂长调到工厂车间做一线工作,该厂长的行为属于( )。
A:行使自主经营权的合法行为
B:侵犯统计人员独立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