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单元复习课.ppt

发布:2018-01-17约6.13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明: (1)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力F和距离s,且是同一方向上的F和s,缺一不可。 (2)在解决一些有关运动物体的功率问题时,应用P=Fv更简便,如汽车上坡时,在输出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缓运行速度v来增大牵引力F。 (3)机械效率的计算: ①准确判断有用功与总功: a.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或在粗糙平面上拉动物体时,拉绳子自由端的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一般用W总=Fs表示,而克服重力或水平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一般用W有=Gh或W有=f·s表示。 b.沿斜面推动物体时推力F是利用斜面升高物体,是对机械做功,为总功,一般用W总=Fl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升高了h,所以W有=Gh。 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a.将W有=Gh,W总=Fs=Fnh代入机械效率公式得 η= ×100%= ×100%= ×100%= ×100%。 b.如果滑轮组不是用来提升物体,而是拉着物体水平运动,则 不能用上式计算机械效率,应该用η= ×100%= ×100% = ×100%,f为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 【跟踪训练】 (2012·重庆中考)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 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如果人的体重为600 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有关计算。图中的滑轮 组有2段绳子分担物重,所以当用它匀速提升200 N的物体时, 当F最大=G人=600 N时,由η= ×100% 可得G最大=ηnF最大=80%×2×600 N=960 N。 答案:80% 960 N 简单机械中的实验探究题 简单机械中的实验探究问题有五种,此类探究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及结论: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时,F1l1=F2l2。 (2)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探究物体做功的功率大小:P= =Fv。 (4)探究简单机械(滑轮组等)的机械效率:η= ×100%。 (5)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 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在此实验中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比较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 【跟踪训练】 1.(2012·宜昌中考)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所 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 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8 3 12 2 3 16 1 8 2 2 4 2 8 1 1 L2/cm F2/N L1/cm F1/N 次数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_______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__________,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 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______ (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 (1)该实验中由于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刚好等于力臂的长短,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使用弹簧测力计改变动力的方向,使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再垂直,此时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等于力臂,即可证明该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2)硬币对杠杆的力是由于硬币的重力产生的,力的作用点应该在硬币重心的正下方,所以支点O到硬币中心的距离才是力臂。因此,该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从图中可以看出: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两边硬币的重力不同,当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杠杆不再平衡,而是向左倾斜。 答案:(1)方向 大小 (2)错误 向左倾斜 2.(2011·芜湖中考)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表所示: 30 1.2 10 3 4 26 1.2 8 3 3 15 1.2 5 3 2 6 1.2 2 3 1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测力计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