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第7章统计指数.ppt

发布:2019-10-10约6.05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4%=180%×91% 32000=40000-8000 答题分析:总成本之所以增长64%,是由于产量增加80%和单位成本降低9%两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40000元,单位成本降低使总成本节约8000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绝对额增加32000元。 将各种居民消费划分为八大类,下面再划分为若干中类和小类; 从各类消费品中选择325种代表品入编指数,计算个体价格指数; 依据有关时期内各种商品的销售额构成确定代表品的比重权数; 按从低到高的顺序,采用固定加权算术平均公式,依次编制小类、中类的消费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总指数: ip是个体价格指数;ω/∑ω是固定权数。 类别及品名 规格 等级 计量 单位 平均价格(元) 指数(%) 权数 指数×权数 基期 报告期 总指数 — — — — 102.68 100 — 一、食品类 — — — — 104.15 42 43.743 二、衣着类 — — — — 95.46 15 14.319 三、家庭设备及用品 — — — — 102.70 11 11.297 四、医疗保健 — — — — 110.43 3 3.313 五、交通和通讯工具 — — — — 98.53 4 3.941 1、交通工具 — — — — 104.37 (60) 62.622 摩托车 100型 辆 8450 8580 101.54 45 45.693 自行车 660cm 辆 336 360 107.14 50 53.570 三轮车 普通 辆 540 552 102.22 5 5.111 2、通讯工具 — — — — 89.77 (40) 35.908 电话机 中档 部 198 176 88.88 80 71.104 手机 中档 部 900 840 93.33 20 18.666 六、文教娱乐用品 — — — — 101.26 5 5.063 七、居住项目 — — — — 103.50 14 14.490 八、服务项目 — — — — 108.74 6 6.524 (1)计算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两个小类的价格指数: 交通工具类指数:Ip=∑ipω/100=(1.0154×45+1.0714×50+1.0222×5) ÷100=104.37% 通讯工具类指数: Ip=∑ipω/100=(0.8888×80+0.9333×20) ÷100=89.77% (2)、计算中类指数: Ip=∑ipω/100=(1.0437×60+0.8977×40) ÷100=98.53% (3)、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Ip=∑ipω/100= (1.0415×42+0.9546×15+1.027×11+1.1043×3+0.9853×4+1.0126×5+1.035×14+1.0874×6) ÷100=102.69% 一、指数体系与其作用: 广义的指数体系泛指由若干个内容上相互关联的统计指数所结成的体系。如:“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狭义的指数体系仅指几个指数之间在一定的经济联系基础上所结成的严密的数量关系式。如: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 发展水平 发展活力 发展潜力 (1)经济规模 (1)发展速度 (1)财政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重 地方财政收入 工业企业增长速度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 (2)产业结构 (2)贸易与外资 (2)生产效率 非农产业比重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 农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劳动生产率 (3)经济发展水平 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耕地产出率 经济密度 外资企业比重 (3)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3)投资 公路密度 农民人均纯收入 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每百户的电话拥有量 (4)文化教育 (4)社会发展水平 人均各项贷款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 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人数 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