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西南交大).doc

发布:2017-05-16约1.2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要访问数据库时,首先检查其存取权限,以防止非法用户对数据库进行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每一个数据对象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位用户也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密 级的数据对象。 为什么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库安全性? 强制存取控制是对数据本身进行加密级别标记,无论如何复制数据,标记与数据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符合加密级别标记要求的用户才能操纵数据,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和联系? 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存在一定的联系。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造成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被恶意破坏和非法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3、设有关系模式R(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该模式统计商店里每个职工的日营业额,以及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经理信息。如果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模式R的基本FD和候选码; (2)说明R不是2NF的理由,并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 (3)进而分解成3NF模式集。 R(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 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 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 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 (1)根据题意,基本的数据依赖: (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 职工编号→部门名 部门名→部门经理 R的候选码为(职工编号,日期) 职工编号→(部门名,部门经理)是部分依赖,所以,R不是2NF模式。 将R分解成 R1(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 R2(职工编号,部门名,部门经理) R1的FD为:{(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其候选码为:(职工编号,日期),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候选码,故R1是2NF模式。 R2的FD:{职工编号→部门名,部门名→部门经理},其候选码为:职工编号,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候选码,故R2是2NF模式。 (3)对于模式R1,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码,故R1是3NF模式。 对于模式R2,因为存在传递依赖:职工编号→部门经理,故R2不是3NF模式。 将R2应分解为: R21(职工编号,部门名) R22(部门名,部门经理) R21的FD:职工编号→部门名,它是3NF模式; R22的FD:部门名→部门经理,它是3NF模式; 故,{R1,R21,R22}是一个3NF模式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