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_简答题(数据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QL Server 基本知识点 _简答
第 1 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P2-4
1、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完全依赖数据,并且数据大量重复存放。但是数据
不独立、 不共享、不保存。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数据独立存放在数据文件中,数
据可以反复使用和保存。 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与数据文件发生联系, 但数据共
享性差,冗余度大,无集中管理。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对所有数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数据按一定的结构组
织在一起,数据和应用程序独立。数据库中数据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要求,
减少了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及高效检索和处理数据。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P7-9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安装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 用来组织、存
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基本软件) 、 数据库
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系统 、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管理员、
应用设计人员、最终用户等) 。
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P10-1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 概念模式 (简称模式)和内模式以及 2 个映射
(内模式—— 模式映射和模式 —— 子模式映射)组成。
1、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外
部视图),由对用户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描述以及和全局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
描述组成。 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 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
部分数据。一个子模式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而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个子模式。
2、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
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 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以及
存储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 。
3、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由对存储视图中全体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的描述和
对存储介质参数的描述组成,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
精选文档
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介质上的数据库。
三级模式所描述的仅仅是数据的组织框架,而不是数据本身。
在内模式这个框架填上具体数据就构成物理数据库, 它是外部存储器上真实存在
的数据集合。 模式框架下的数据集合是概念数据库, 它仅是物理数据库的逻辑映
像。子模式框架下的数据集合是用户数据库, 它是概念数据库的逻辑子集。 在一
个数据库系统中, 只有唯一的数据库, 因而内模式和模式必须是唯一的, 而建立
在数据库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和多样,对应的外模式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四、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射 P11-12
对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1、用户应用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 “外模式 —模式映射 ”,定义和建立
了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
2、另一方面, 通过 “模式— 内模式映射 ”,定义建立和建立了数据的逻辑结构 (模
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这两种映射的转换由 DBMS 实现。
五、 概念 模型(实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和域、实体型与实体集、
码、联系(实体集之间的三种联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