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2第一章 导言微观经济学.ppt

发布:2017-05-04约9.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讲人:张家平 导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稀缺性、选择的含义 经济社会四个基本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理性经济人”假设 难点 稀缺性和经济学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选择的含义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重商主义 17世纪至18世纪,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代表人物: 蒙克莱田 代表作: 1615年《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观点及主张:认为只有商业才是生产,主张国家干预 经济 古典经济学 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萨伊 贡献: 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微观经济学形成与建立时期 代表人物:马歇尔 瓦尔拉斯 代表作:1890年《经济学原理》 贡献:形成均衡价格理论,中心仍是自由放任 现代主流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至今,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凯恩斯 萨缪尔森 代表作: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贡献:提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主张国家干预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的新进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物品和自由物品 自由物品: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注:两者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地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选 择:指如何优化配置资源生产更多的经济物品,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欲望。 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 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 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选择所解决的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何时生产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解决经济问题的四个基本问题等于处理以下两者的关系 各种欲望的轻重缓急程度 为了满足欲望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当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例如:若某人拥有一块土地,投入一定量的人工和资金可以生产谷物1000公斤,价值600美元,他用同量的投入可以生产棉花200公斤,价值500美元,或生产蔬菜500公斤,价值400美元,问 (1)他生产谷物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他生产棉花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他生产蔬菜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假设前提: 资源总量既定 充分就业 生产技术不变 生产两种产品 定义 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表示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经济学应该研究的,除了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些问题外,还要研究一国资源是否充分利用了的问题。 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就是经济体制问题 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 自给经济: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时与外界交换来的。 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市场经济: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混合经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现代经济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