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专题三 第12课 虞美人 蝶恋花 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发布:2017-08-06约5.57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李煜的词,尤其是后期的词,总让人有着触摸自己伤痕的那份沉痛,既为其政治上的无能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为他出众的才华而惊叹。生于帝王之家的他,不仅将闺中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将亡国后的故国之思与无限悔恨化为血字筑成词坛上耀眼的明珠,他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那种国破家亡的哀痛。 读李煜的词,是在音乐中的促膝长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辞藻,在质朴中蕴涵着固有的华丽与唯美,长短句的杂糅,口语的间用,让人读着总是那般朗朗上口而又韵味无穷。 读李煜的词是欣赏一幅残缺的风景画。他在每首词中都勾勒了一隅风景,或是落花,或是残月,或是寒波,原本自然美好的景物都着上了他内心灰暗的色彩,投下了他沉郁的阴影。于是原本美好的画面因那层阴影而变得模糊,变得残缺,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 读李煜的词总给人一种震撼,一种杜鹃啼血般的哀鸣与绝唱。世间恐怕再没有人能将愁苦写得比他更真更深。时事造就了他政治上的失败,却又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以血泪铸成的伟词依然被我们吟诵,被世人传唱,一代又一代。 [赏析]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特别是在词的世界里,李煜这个在现实中被人征服、被人打败了的帝王,却完完全全地征服和打败了别人,完成了开创性的伟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永远保持着一个帝王的地位和荣耀。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展示了李煜词那种精妙绝伦的美,读来同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点击下图片进入“应用体验之旅” yù lán ān kān jiàn jiān 了结,完结 能够 台阶 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 栏杆 丝织的帷幕 富贵人家 书信的代称。汉代用素绢写 信,通常为一尺长,故称“尺素”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 三、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 4.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 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明月不谙离别苦 4.昨夜西风凋碧树 《虞美人》 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饱含了对故国河山的思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蝶恋花》 这首词通过对昨夜到今朝所见景象的描写,写了离别时及离别后的伤痛。 《虞美人》 《蝶恋花》 《虞美人》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却希望它结束,这反映了什么? 提示: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一个“又”字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3.从词的开头到“只是朱颜改”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永恒不变”的?哪些是写“人生短暂无常”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写宇宙的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则说人生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中的忧思,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4.试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的表达技巧。 提示: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这两句词充满了凄楚悲恨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蝶恋花》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提示:起句描写了早晨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娴高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2.“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如何借燕子来写人的心理?表达了女子怎样的情感? 提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借燕子的飞去写女子敏感的心理,二是借燕子的双飞写女子的孤独。词人用含蓄的笔法细腻地写出了女子的哀愁和心中的孤寒。 3.“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提示:“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强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4.《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