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向明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__________________封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__________________封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阅 读
一、文言文(38分)
㈠默写(18分)
1、⑴ 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⑵ ,若出其里。
⑶ ___________ _,各领《风》《骚》数百年。
⑷ 潜龙腾渊, 。
⑸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通过来往的客人表明室主具有高雅脱俗情怀的句子是: 。
㈡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㈢阅读下文,完成4—6题 (7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6、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分)
答:
㈣阅读下文,完成7—9题 (9分)
太尉郄鉴 = 1 \* GB3 ①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 2 \* GB3 ②,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相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郄鉴]人名。 ②[导]王导,当时的丞相,王羲之的父亲。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太尉郄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 )
② 咸相矜持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遂以女妻之
9、这是一个有名的典故,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称女婿为“ ”;在这个故事中,郄鉴决定选择王羲之做女婿,是因为他从王羲之的行为中看出王羲之为人 。(1+2,共3分)
二、现代文
㈠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23分)
(一)网络是一场革命
①虚拟的网络同现实的社会一样,各色人等俱全;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尽收眼底。孙志刚遇害了——震惊之余,心亦凉;孙文康被贬了,收容制度终止了——感慨之余,萌生出些许欣慰。我们总是诅咒黑暗,向往光明;然而我们在诅咒黑暗的同时,黑暗也无时不在遮挡着光明……
②漫漫长夜,人们便想到了革命——天地革而四时成。然而“革命”两字,也是一个变通不居的过程。二十一世纪之前的所有革命形式,都需要通过暴动,建立武装,从而最终实现革命。今后这种景象是再难有的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也只能作为一种影视画面,永久地驻留在历史的档案馆里了。当今之“革命”重在革心!无论从国内的发展态势,还是从国际的大趋势上看,都是这样。其实这于普通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有愤怒,有不平,想骂娘,但这终究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以往之列强,都是把资源、资本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知识;这也就不难想象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列强已不在把占有别国的土地作为首选,而是市场和价值观念。二十一世纪,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