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第二节.ppt

发布:2015-08-28约4.1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54年,同印度、缅甸共同确立和倡导了和平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径。 据《世界知识》杂志最新统计:二战后至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为干涉他国内政而使用武力事件达223次。 局部战争 侵朝战争(1950—1953) 侵越战争(1961—1973) 入侵格林纳达(1983年) 空袭利比亚(1986年) 入侵巴拿马(1989年) 海湾战争(1990年) 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 2000年4月1日美军EP-3电子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并闯入我领空、降落我军用机场。 阿富汗战争(2001年 ) 伊拉克战争(2003年) 美国加紧建立军事体系,发动局部战争 美轰炸我驻南大使馆 中美撞机事件图片 中美撞机事件的元凶 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12月17日下令美军开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中国维和警察:世界舞台上的和平使者? 为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冲突,1948年联合国开始了维持和平行动。 1999年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东帝汶、波黑、柬埔寨都有来自中国的工程、交通、医疗等方面的维和人员。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六十多亿人口,2000多个民族,6000余种语言,分布在世界六大洲。每个国家、民族有自己的特长,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 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六十多亿人口,2000多个民族,6000余种语言,分布在世界六大洲。每个国家、民族有自己的特长,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 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点击112) 国际关系民主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坚持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不应也无权干预。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 国家平等原则 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要素 世界主要发展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江泽民的新安全观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新旧安全观的对比 旧安全观 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 内容:主要指军事安全,是绝对安全 只考虑本国的利益 追求地区霸权或全球霸权 新安全观 内容:不仅包括军事安全,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安全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实质: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合作安全 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 新安全观核心 互信是维护和平的思想基础 互利是维护和平的物质基础 平等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 协作是维护和平的现实途径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正式阐述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和谐世界 首次提出的时间: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 是指导我国对外关系的新方针。 和谐世界应是民主的世 界、和睦的世界、 公正的世界、 包容的世界。 (2)怎样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政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环保——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本章阅读文献 1、毛泽东:《关系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选》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共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