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效率及影响因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效率及影响因素 锅炉效率定义 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内热量的百分比。反映了燃料带入炉内的热量被利用程度,是考核锅炉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我厂#9、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92.23%,校核煤种设计锅炉效率92.14%。目前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百分点影响机组发电煤耗约3.5 g/kW.h。 锅炉热效率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火电厂性能考核和日常试验一般采用发平衡计算法。 正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反平衡锅炉效率 正反平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对比 正平衡计算方法只能求出锅炉热效率,不能进一步找出影响锅炉效率的各种原因,同时由于输入和输出热量误差较大,且有些参数难以测量准确;反平衡计算方法由于其直接计算出了锅炉的各项损失,与实际运行参数和煤质有直接因果关系,便于日常对比分析,可以直接了解锅炉的工作性能,因此火电厂性能考核和日常试验一般都采用反平衡计算法计算锅炉效率。 提高锅炉效率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谢谢观看 * * 从锅炉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直接求得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叫作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 + + + 通过计算得出锅炉在运行中产生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锅炉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各种热损失。采取从入炉热量中扣除各项热损失求得锅炉效率的方法叫作反平衡法,利用这种方法求得的锅炉热效率叫作锅炉反平衡效率。计算公式为: q=(1-q2-q3-q4-q5-q6)×100 排烟热损失:排烟热损失为末级热交换器后(空预器)排出烟气带走的物理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排烟热损失的大小主要与排烟温度与冷风温度的差值、排烟氧量、入炉低位发热量、灰分、水分等指标有直接关系。它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损失,我厂#9、10炉设计q2为5.54%,目前实际运行在6.5%左右。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增高15℃,炉效降低1%。 排烟温度升高 水分、灰分增大 炉膛出口氧量偏大及沿烟汽流程各处烟道的漏风增大 受热面结渣、积灰、或结垢 负压式制粉系统漏风 空预器性能 吹灰器性能 人员调整因素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该项热损失是由排烟中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未能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与燃料性质炉膛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结构以及运行工况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我厂设计为零,实际运行也基本为零。控制该损失的主要手段就是运行氧量调整一般不要低于2.5%。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为燃煤锅炉中灰渣可燃物造成的热量损失和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q4= 它是锅炉热损失中仅次于排烟损失的第二大损失,我厂设计为2%,目前实际运行在1.8%左右。影响它的指标主要是飞灰、炉渣、灰分。飞灰每降低1%,锅炉效率提高0.25-0.5%。 灰分增大,挥发分减少 煤粉细度 合适的氧量 合适的一、二次风速配比 炉膛温度 散热损失: 锅炉散热损失指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烟风道及汽、水管道联箱等)向四周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占总输入热量的百分率。热损失值的大小与锅炉机组的热负荷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De―锅炉额定蒸发量 D ―锅炉效率测定时的实际蒸发量 我厂设计散热损失为0.2%,计算锅炉效率时它只与锅炉的蒸发量有关。实际运行中主要通过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