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ppt作者宫照敏第六章第二节 起诉状课件.ppt

发布:2017-03-04约1.1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起诉状 一、起诉状的概念 起诉状是法律文书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类文书。它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二、起诉状的种类 诉状根据其所适用的不同性质的诉讼程序,可分为: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及行政起诉状。 三、起诉状的格式 起诉状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人情况;正文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尾部为落款、附项、日期等内容。 四、民事起诉状 (一) 概念 民事起诉状是原告对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争执或其他民事纠纷,向应当作为第一审受理本案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二)民事起诉状起诉条件 1.必须有民事权益或者其他民事纠纷才能写诉状。这些纠纷应属于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的调整范围; 2.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3.有明确的被告; 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5.诉讼必须向应当作为第一审受理本案的人民法院提起。所谓第一审人民法院指原告所在地的辖区基层法院。 (三) 结构和写法 1.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人基本情况。 (1) 标题。写“民事起诉状”。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代理人。 原告或被告如果是多个,要依次列写。 2.正文 正文包括: 诉讼请求。要写得明确、具体、合法。 事实和理由。事实与理由部分是诉状的核心内容。 叙述事实要主次分清,并明确双方争执的焦点。理由要明确,着重论证纠纷的性质、被告应负的法律责任,原告诉讼请求的合法性。最后有针对性地引用相关法律条文,以获得法律上的支持。 证据和证据来源。一般采用清单式列举的方法,即只需要依照一定顺序列举出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3.尾部 尾部写明受诉法院名称、附项、起诉人姓名或名称、起诉状制作日期。其中,附项部分要注明副本的份数,如起诉时提交证据的,还要依次注明证据的名称和数量。 五、行政起诉状 (一) 概念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一审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裁判的书状。 (二) 行政起诉状起诉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结构和写法 行政起诉状格式与民事起诉状的格式一样。制作行政起诉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行政起诉状要写明行政诉讼参加人;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要在诉讼时效期限内; 行政起诉状的制作要针对行政诉讼的特点,提出诉讼请求,表示事实和理由; 起诉状应附有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复议决定书。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