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环境会计作为一项新兴的会计分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当前阶段,我国环境会计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环境会计制度不健全、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环境会计人才缺乏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环境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环境会计作为绿色发展的工具之一,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环境会计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环境会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章环境会计概述
1.1环境会计的概念与内涵
环境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分支,其概念与内涵源于对环境资源的关注与会计信息的整合。它主要关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经济活动,旨在通过对企业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估,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环境会计是指“记录、分析、报告和解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这一概念涵盖了企业生产、运营和关闭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风险和机遇等多个方面。
具体而言,环境会计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环境会计关注的是企业的环境成本和效益。这些成本包括但不限于资源消耗成本、污染治理成本、环境损害赔偿等,而效益则可能体现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品牌形象提升等方面。例如,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设备,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从而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其次,环境会计强调的是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了使环境会计信息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依据,环境会计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可比。例如,根据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GRI)的全球报告标准,企业需要披露其环境绩效、社会责任和治理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
最后,环境会计还涉及对企业环境风险和机遇的管理。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可能包括资源枯竭、政策法规变动、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等,而机遇则可能体现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等方面。环境会计通过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估和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战略决策,降低风险,把握机遇。以我国某大型矿业公司为例,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该公司通过引入环境会计体系,对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利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环境风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1.2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
(1)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这一背景下,环境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领域开始受到关注。最初的环境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成本的计算和报告上,如污染物的排放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等。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学者JohnD.Clark和JohnC.McLaughlin,他们分别于1971年和1974年发表了关于环境会计的重要论文。
(2)随着环境问题的持续加剧,环境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开始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和标准,以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报告。例如,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环境会计和报告指南》,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会计实践提供了指导。在这一时期,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得到了显著扩展,包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环境绩效等方面的评估。
(3)进入21世纪,环境会计的发展进入了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环境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环境成本和效益,还涉及到环境风险管理、环境战略规划、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同时,环境会计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足迹分析(EFA)等新兴工具的应用,为环境会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分析手段。在这一背景下,环境会计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环境会计的作用与意义
(1)环境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环境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通过环境会计的核算,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