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案例.docx

发布:2025-03-18约3.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教学背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处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后续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教学案例基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等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数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顺序、大小比较等知识。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0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运算。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特别是数的大小比较和数位的理解。

-人民币计算中单位的换算和解决实际购物问题。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导入

-情境创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超市购物,小明有13元钱,他想买一个8元的玩具,他还剩多少钱呢?

-提出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3-8=?

2.新授

-直观演示:利用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3个珠子,然后要减去8个珠子,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操作。

-方法探究:

-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8=2,再算2+3=5。

-平十法:把8分成3和5,先算13-3=10,再算10-5=5。

-想加算减法:因为8+5=13,所以13-8=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交流这三种方法,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计算,如12-7、15-9等。

(二)100以内数的认识

1.导入

-出示主题图:展示一幅有100以内各种物品数量的图片,如教室里的桌椅、同学们的书本等。

-引导观察: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数出哪些数量。

2.新授

-数的认识:

-利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捆成一捆,让学生感受10个一是十。

-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根捆成一大捆,让学生感受10个十是一百。

-认识计数器:介绍计数器的结构,在计数器上拨出25、38等数,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数的顺序:

-出示百数表,让学生观察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如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引导学生填空,如28后面一个数是(),49前面一个数是()等。

-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两组数,如32和29,让学生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

3.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写出37相邻的两个数,比较45和54的大小等。

-游戏:数字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依次说出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