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能实验学人体心电图测定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8-11-30约1.4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能实验学 实验报告 日期: 实验项目名称 人体心电图测定 成绩 实验人员 撰写报告人: 小组成员: 专业年级信息 年级 专业第 班第 实验室第 组 1.实验目的 (1)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会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的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2.实验原理 心电图的概念:将心电图机的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肌周期性的电变化(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波形。不同于单个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脏的机械活动无直接关系。 3.材料与方法 3.1材料或/和动物 动物:人 材料:心电图机、检测专用床、酒精棉球 3.2方法 (1) 受试者安静、舒适地平卧在检查床上,肌肉放松; (2)用酒精清洁安放电极部位的皮肤; (3)如下表所示放置电极; 表1 肢体导联 导联 位置 红 右手腕 黄 左手腕 黑 右踝 绿 左踝 表2 胸导联 导联 位置 V1导联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导联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导联 V2与V4导联之间 V4导联 第5肋间锁骨中线 V5导联 V4导联同一水平腋前线处 V6导联 V4导联同一水平腋中线处 (4)心电图机记录并输出心肌周期性的电变化波形?????? (5)在记录纸上注明被试者姓名、年龄和记录日期?????? (6)分析心电图 1)辨认三个波,两个间期(P-R、Q-T),S-T段 2)测量Ⅱ导联和V5导联的P波、R波、T波波幅,P-R、Q-T、R-R间期(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1mv) 3)测心率(心率=60/P-P间隔时间):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 4.结果与讨论 4.1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aVR导联、aVL导联、aVF导联心电图以及Ⅱ导联心电图分析 图 1 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aVR导联、aVL导联、aVF导联心电图 图 2 Ⅱ导联心电图分析 表3 Ⅱ导联心电图分析数据记录 P波波幅 R波波幅 T波波幅 P-R间期 Q-T间期 R-R间期 Ⅱ导联 0.15mV 1.45mV 0.55mV 0.12s 0.42s 0.96s 4.2 V1导联、V2导联、V3导联、V4导联、V5导联、V6导联心电图以及V5导联心电图分析 图 3 V1导联、V2导联、V3导联、V4导联、V5导联、V6导联心电图 图 4 V5导联心电图分析 表4 V5导联心电图分析数据记录 P波波幅 R波波幅 T波波幅 P-R间期 Q-T间期 R-R间期 V5导联 0.10mV 2.10mV 0.80mV 0.08s 0.46s 0.92s 4.3 心率计算 心率=60/R-R间隔时间平均值=≈67次/分 5.结论 P波:心房去极化 QRS复合波:心室去极化? T波:心室复极化? P-R间期: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之间的兴奋传导时间? Q—T间期:从心室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结束的时间 S—T段:从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P-P间期 R QRS复合波 Q R-R间期 Q-T间期 S-T段 S T P P-R间期 R P T S-T段 Q-T间期 P-R间期 R-R间期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