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生佩带手机利与弊 -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

发布:2018-07-03约6.1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性学习课题 引言: 当代中学生佩带手机的现象已经不稀有了,我们这次调查活动,针对这一现象调查同学们的看法。 HYPERLINK /chanpin.asp?BigClassName=工业标识SmallClassName=page=6 \t _top HYPERLINK /chanpin.asp?BigClassName=工业标识SmallClassName=page=6 \t _top 研究对象:中学生及老师 研究重点:中学生佩带手机利与弊 组长:王卉 组员:秦羽佳 王倪 陈诗颖 张雯亿 郑源豪 何敦耀 王康骏 指导老师:史华玮 表一:海口四中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中学生在校该不该佩带手机 指导老师 史 华 玮 研究时间 2008年10月 课 题 组 成 员 姓名 性别 班级 分工 王 卉 女 高二〈6〉班 计划研究过程;编写论文 秦羽佳 女 高二〈6〉班 设计调查问卷;查找相关资料 王 倪 女 高二〈6〉班 编写论文 陈诗颖 女 高二〈6〉班 整理统计调查问卷 张雯亿 女 高二〈6〉班 整理统计调查问卷 何敦耀 男 高二〈6〉班 分析资料查找相关资料 郑源豪 男 高二〈6〉班 分析资料查找相关资料 王康骏 男 高二〈6〉班 打印资料;排版 课题的背景或问 题的提出 现中学生普遍佩带手机,利用上课时间发短信上网听音乐。 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让同学们了解佩带手机的利于弊 主要研究方法 填写调查问卷;上网查资料;向老师咨询 研究阶段与步骤(活动计划) 制定研究初步计划——设计调查问卷——编写论文 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调查问卷 论文 指导老师的意见 优秀 指导老师:史 华 玮 学校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意见 调查问卷 中学生能否佩带手机 一、当代学生佩带手机的现象已经不稀奇了,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1.赞同 77% 2.不赞同 7% 3.其他看法 16% 二、请问你有佩带手机吗? 1.有 56% 2.没有 36% 3偶尔带 5% 4.其他 3% 三、你所在的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佩带手机持何种看法? 1.赞同 17% 2.反对 57% 3.无所谓 26% 四、请在你所同意的看法前打勾 1.带手机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53% 2.带手机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分心,导致成绩下降 23% 3.手机能够使家长迅速的了解孩子的情况 60% 4.手机容易使学生之中形成攀比风气 17% 五、您是否赞成中学生佩带手机,对此有什么看法? 根据同学们的看法,综合归类后显示:绝大多数赞同中学生在适当的及合理的情况下佩带手机,并肯定了手机对中学生的利处。 中学生该不该在校佩带手机 ??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你看中学生中骑电动车的多了,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也多了起来。中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带来了许多很多新问题;这边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忽然手机铃声大作,全班同学。。。学生上课不听课,而是埋头专注地在发短信,考试手机成了作弊工具,中学生也学会了从考场外发送ABCD…下面 就让我来介绍下手机在学生中的功能吧! 1、玩游戏,很多手机都有游戏的功能,随着新机型的不断推出,手机的游戏功能也越来越多,有的手机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游戏功能。这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堂上游戏,虽然不如网吧里尽兴,但足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同学乐不思蜀,课间玩、上课也玩。影响听课质量。 2、发短信,学生在课堂上偷发短信、玩游戏,根本无心听讲,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很多网站都开通了短信业务,分辨能力不高的同学很容易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短信,互相发送。那些内容不健康的短信势必影响他们的成长。 3、考试作弊,某校在寒假期末考试中发现,有学生利用手机互相传递考试答案,虽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在考场上作弊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出现在高中考场上老师还是有些吃惊,立刻进行制止。由于手机发短信简单、隐蔽,成了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 4、炫耀资本,有些同学经常在课间有意无意地把手机拿出来显示一番,引得很多同学围观,达到了自己炫耀的目的。有些学生把自己的手机款式拿出来相互比较,炫耀自己手机的各种功能,一股校园攀比风气也在暗暗滋生。 。 有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手机的初衷是方便同孩子联系,但手机的很多附加功能,例如游戏、上网、短信等,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此家长不能提倡学生用手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手机并不是必备的学习工具,完全没有必要。 手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欣赏手机带来的精彩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