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挖孔桩施工工艺及安全质量卡控要点 ; 优点:受力性能可靠、单桩承载力高、施工便利、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需大型机具设备、可直接检查桩底岩土层情况等优点。
三、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放线定桩位及高程 →桩顶锁口混凝土施工→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 架设垂直运输架 → 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 → 安装吊桶、照明、; 活动盖板、通风机、软爬梯等 → 开挖吊运→浇护壁混凝土→拆护壁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0%方可拆除)→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 检查验收 → 吊放钢筋笼 → 安装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拆除导管→标高检测→回填孔。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各项临时设施、动力、照明、通风、安全设施、; 施工机具、进场人员准备。 (2)、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纵横轴线放样,及复测工作。 (3)、用十字线将中心桩点引出锁口外80cm,用水泥砂浆固定,并做好保护工作。桩孔周边,用白灰撒线型。
(二)、桩身开挖 1、放线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同一墩台各桩开挖顺序,可视底层性质、桩位布置及间距而定。桩间距较大、地层紧密不需爆破时,可对角开挖,反之宜单孔开挖。若桩孔是梅花形布置时,宜先开挖中孔,再; 开挖其它各孔。
2、开挖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9~1.2m为宜。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 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4、孔内遇到岩层时,能用风镐挖除,用风镐凿岩至设计深度。极硬岩时,须进行针对性爆破设计。 5、地质层按规定取样,与设计地质入岩对比,符合设计要求。
(三)、浇筑护壁砼
1、桩孔护壁砼每挖完一节,经检查断面尺寸符合???计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立即浇筑护壁砼,确保孔壁稳定性。; 2、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m。????? 3、浇筑护壁砼:?护壁砼要捣实,护壁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15,厚度宜为150mm。 4、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度。随之进行修整,孔; 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5、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井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报监理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吊装钢筋笼
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五)浇筑桩身砼
桩身砼要采用砼导管浇筑。浇筑砼时要连续进行,第一步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然后浇筑上部砼。浇筑砼到桩顶时,要超出桩顶设计标高20~30cm,以保证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五、孔桩质量卡控重点
1、桩身定位,中心和垂直度控制开挖前,从桩中心位置向桩四周引出4个桩心控制点,施工过程用桩心点来校正模板位; 置,有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 2、护壁砼质量
桩孔开挖后,当天一次灌注完毕护壁砼,护壁砼拌和料中掺入早强剂;护壁拆模后,若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要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 3、钢筋笼制作与定位
钢筋笼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垂直,使其平稳地放入孔内,保证钢筋笼骨架完好。; 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必要时采用水泥砂浆或砼封底。
5、注意防止土壁坍落及流砂事故。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特别松软的土层,流动性淤泥或流砂时,为防止土壁坍落及流砂,可减少每节护壁的高度或采用钢护筒,待穿过松软土层和流砂层后,再按一般的方法边挖边灌注砼护壁,继续开挖桩孔。随时观察土体的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塌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 开挖流砂现象严重的桩孔可采用井点降水法。
6、当孔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