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A试卷..doc

发布:2017-01-27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试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试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答案请全部填写在试卷上,否则不给分。 试 题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共35分) 1. 在静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其常用指标的名称及符号分别是(弹性极限 )符号( )、(屈服强度 )符号( )、(抗拉强度 )符号( )。2. 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和(密排六方 )等三种;其中,(面心立方 )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好,(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塑性次之,(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差。合金的基本相结构分别是(固溶体 )和(金属化合物 );工程用合金主要是以(固溶体 )为基体,在基体中分布有(金属化合物 )。 3. 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金属结晶后的晶粒愈细小,其(硬度)愈高,且(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4.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经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方法。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以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能改善钢的(加工工艺),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能消除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稳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按其原理不同分为(一般)热处理、(表面)处理和(其他)处理等三大类。 5. 淬火是指将钢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却速度快冷至室温以获得高硬度(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在(A1)温度以下重新加热、保温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回火温度范围不同,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等三种;其中,淬火和(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称为调质。 6. 根据形态不同,马氏体分为(板条状)和(针状)两种;其中,(针状)硬度高而塑性差。 7. 钢中合金元素(Co除外)经淬火加热溶入奥氏体后,均能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加、C曲线位置(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减缓 ),从而显著提高钢的(焠透)性。。9. 常用硬质合金分为(硬钴)类硬质合金、(硬钴钛)类硬质合金和(通用)硬质合金。.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钢获得最高硬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淬火条件下,钢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中的(合金含量)。 11. 为保证淬火质量,除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还应合理选择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分级淬火发)和(等温淬火发)。 12. 钢按其主要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 )和(特殊钢)钢等三大类。用于制做调质零件的钢称为调质钢,调质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13. 由于结晶或塑性变形加工等原因,实际金属晶体内存在着晶格排列不规则的局部区域,该区域称为(晶格缺陷)。 14. 少数金属在晶态时,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称为(同晶异构)。 得分 评阅教师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断裂的能力称为( C )。 A.强度 B.塑性 C.冲击韧性 D.硬度 2. 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B )。 A.B.C.D.3. 测量淬火钢零件的硬度应选用的测量标尺为( C )。 A.B.C.HRCD.HV 4.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透性最好的是( D) A.B. C.D. 5.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硬性最好的是( C )。 A.B.C.D.6. 下列牌号的钢中,热硬性最好的是( D )。 A.B.C.D.7. 下列牌号的材料中,耐磨性最好的是( C)。 A.? B.C.? D.8. 下列牌号的材料中,耐蚀性最好的是( A )。 A.B.C. D. 9. 均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组是( C )。 A.B.C.D. 10. 由一种固相同时转变为两种新的固相,这种转变称为( C )。 A.B.C.D.11. 高速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 D )。 A.B.C. D. 12. 硬铝合金的热处理强化方法是( D )。 A.B.C.D.13. 为改善T8钢锻件毛坯的切削加工性能,其预备热处理应选用( B )。 A.B. C.D.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