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B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试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试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答案请全部填写在试卷上,否则不给分。
试 题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50分)
1.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称为( 疲劳强度)。2. 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等三种;其中,(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好。
3. 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金属结晶后的晶粒愈细小,其( 硬度)愈高,且(塑性)和( 韧性)也愈好。
4.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经过(加热)、( 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 组织)和( 性能)的工艺方法。按其原理不同分为( 一般)热处理、( 表面)处理和(其他)处理等三大类。
5. 淬火是指将钢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却速度快冷至室温以获得高硬度( 马氏体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在A1温度以下重新加热、保温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回火温度范围不同,回火分为(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等三种。
6. 根据形态不同,马氏体分为(板条状)和(针状)两种;其中,(针状)硬度高而塑性差。
7. 钢中合金元素(Co除外)经淬火加热溶入奥氏体后,均能使过冷奥氏体的( 稳定性)增加、C曲线位置(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减缓),从而显著提高钢的( 淬透)性。。9. 常用硬质合金分为(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和通用硬质合金。.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钢获得最高硬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淬火条件下,钢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主要取决于钢中的(临界冷却速度)。
11. 钢件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 分级淬火)和( 等温淬火)。
12. 钢按其主要用途分为( 结构钢)、( 工具钢)和(特殊钢)钢等三大类。用于制做调质零件的钢称为调质钢,调质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13. 少数金属在晶态时,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4. 将Φ10㎜ 的T8钢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分别按图示五种方式冷却至室温,各冷却方式对应的冷却转变产物分别是:
得分 评阅教师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抵抗断裂的能力称为(C )。
A.强度 B.塑性 C.冲击韧性 D.硬度
2. 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A )。
A.B.C.D.3. 测量机床床身的硬度应选用的测量标尺为( A )。
A.B.C.HRCD.HV 4.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透性最好的是( D )。
A.B. C.D.
5. 下列牌号的钢中,淬硬性最好的是( C )。
A.B.C.D.6. 下列牌号的钢中,热硬性最好的是( D )。钨元素可以提高热硬性。
A.B.C.D.7. 下列牌号的材料中,耐蚀性最好的是( A )。
A.B.C. D.8. 均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组是( C )。
A.B.C.D.
9. 由一种固相同时转变为两种新的固相,这种转变称为( C )。
A.B.C.D.10. 高速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 D )。
A.B.C. D.
得分 评阅教师
三.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内部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 0 )
2.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为过冷度,它是一个恒定值。 ( 1 )
3. 马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度是指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 ( 0 )
4. 片珠光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片间距,片间距越大,其性能越好。-Fe →α-Fe )转变时 指定部分含义 1 Q215 碳素结构钢 215-屈服强度=215Mpa 2 20 碳素渗碳钢 20--含碳量为0.2% 3 40Cr 碳素调质钢 40-含碳量为0.4% 4 60Si2Mn 合金弹簧钢 60--含碳量为0.6% 5 T10A 碳素工具钢 A-普通钢 6 T1 纯铜 1-序号 7 Cr12MoV 冷作模具钢 12-铬含量为12% 8 GCr15 滚动轴承钢 15-铬含量为1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