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上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性能。
抗拉强度Qb是材料在破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塑性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硬度包括:布氏硬度(HBW)、维氏硬度(HV)、洛氏硬度(HRA、HRB、HRC)
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
原子数
2
4
6
原子半径
V3 彳a
V2 ~4~
1
2a
致密度
0.68
0.74
0.74
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几何规律作周期性地排列。
这种抽象的、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几何空间格架,简称晶格。
能够完全反响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原子半径: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地一半。
配位数:晶格中与任一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数目。
致密度:K二警(n为原子个数)V日日
晶面指数确定方法:(1)设坐标(2)求截距(3)取倒数(4)化整数(5)列括 号
晶向指数确定方法:(1)设坐标(2)求坐标值(3)化整数(5)列括号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空位、间隙、置换)、线缺陷(刃型位错、螺型位错)、面 缺陷(晶界、亚晶界)
第三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 实际结晶温度的差AT称为过冷度,过冷度AT=T。-「
实践证明,金属总是在一定的过冷度下结晶的,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同一金属, 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冷却曲线上平台所经历的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它是不断形成晶 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
细化晶粒的方法:①增加过冷度②变质处理③附加振动共晶反响:①L和a + B相互转化(恒温下由一个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结构不同的 固相)之渗碳体+奥氏体一莱氏体
共析反响: % 和a + B相互转化(恒温下由一个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结构不同的固 相).铁素体+渗碳体一珠光体包晶反响:L + a和0相互转化(恒温下由一个液相包着一个固相生成另一个新的固 相)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 响?答:过冷度和冷却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冷度是指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 际结晶温度之差,而冷却速度是指金属在冷却过程中的快慢程度。通常地,结晶时的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就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随着过冷度增加,形核 率增大,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的晶核数量就越多,晶粒就越细。
第四章铁碳合金相图碳溶于Q-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以符号F表示。
碳溶于Y-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一符号A表示。y-Fe在1148C。时溶碳量最 大(cuc=2.11%) o渗碳体的分子式为Fe3C,它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硬度很高,塑性和韧 性几乎为零,脆性极大。
铁碳合金相图的两个基本组元:Fe和Fe3c铁碳合金相图的三个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
ECF :共晶线——共晶产物:莱氏体(Ld) 莱氏体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PSK :共析线——共析产物:珠光体(P)
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特性点含义
特性点
含义
A
纯铁的熔点
C
共晶点
D
渗碳体的熔点
E
碳在奥氏体(或y-Fe)中的最大溶解度
F
渗碳体的成分
G
a-Fe和y-Fe同素异构转变点
K
渗碳体的成分
P
碳在铁素体(或a-Fe)中的最大溶解度
S
共析点
Q
碳在铁素体(或a-Fe)中的溶解度
特性线
含义
AC
铁碳合金的液相线,液态合金开始结晶出奥氏体
CD
铁碳合金的液相线,液态合金开始结晶出渗碳体
AE
铁碳合金的固相线,即奥氏体的结晶终了线
ECF
铁碳合金的固相线,即Lc一 (Ae + Fe3C)共晶转变线
GS
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
GP
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终了线
ES
碳在奥氏体(或Y-Fe)中的固溶线
PQ
碳在铁素体(或a-Fe)中的固溶线
PSK
As 一 (Fp + Fe3C)共析转变线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
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
钢的奥氏体化:①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和长大②剩余渗碳体的溶解③奥氏体的 均匀化奥氏体的晶核是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处优先形成的。
一般将N小于4的称为粗晶粒,5?8称为细晶粒,8以上称为超细晶粒(晶 粒度共分8级,8级最细)。
在热处理生产中,常用的两种冷却方式:①等温冷却②连续冷却在C曲线上孕育期最短的地方,表示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它的转变速度最 快,该处被称为C曲线的“鼻尖”(温度约为550C。)。
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