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成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用中成药受宠 起效明显 副作用小 价格便宜 中药外用药应率先实现国际化 外用药相对来说用药安全,随时可以去除,更容易为外国人接受 中医外用药的历史悠久,方法多样 既治皮肤表面疾病,又能治体内疾病 外用中成药的药理作用 杀虫作用: 硫黄能抗真菌、杀疥虫; 黄连、苦参、蛇床子、桃仁等有抗滴虫 抗菌作用 青黛、明矾、雄黄、轻粉、白降丹、胆矾、硼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矾、五倍子、化毒散、生肌散、八宝生肌散等,对绿脓杆菌有效; 雄黄、明矾、大蒜、狼毒、白芥子、蛇床子、儿茶、硼砂、甘松等,抗结核杆菌; 血竭、水银、轻粉、硼砂、密陀僧、白矾、枯矾,抗真菌 外用中成药的药理作用 收敛止血作用: 明矾、铅粉、儿茶、五倍子、炉甘石,形成保护膜,使局部免受刺激,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充血,又能减少渗出与出血。 促进骨折愈合: 正红花油、正骨水、麝香狗皮膏等,使血管修复能力增强,病变部位微循环加快,局部血流量增加,促使瘀血快速吸收,并为骨组织提供更充足的营养物质,快速形成骨痂,促使新骨增生,令骨折部位得以快速康复。 外用中成药的药理作用 保护皮肤作用: 滑石粉、炉甘石、蜂蜜、麻油、猪脂,保护发炎的皮肤和黏膜或溃疡面,用于痱子、烧伤、冻伤、乳头皲裂,且对肠道有润滑作用 麻醉作用: 含有蟾酥、细辛等的外用中成药,皆具有一定的表面麻醉、止痛作用。 外用中成药常用剂型 散剂 膏剂 酒剂 敷贴剂 油膏剂 水剂 膜剂 栓剂 喷雾剂 外用中成药的用法 涂抹患处 撒布患处 调敷患处:白酒,茶水,食醋,食用植物油 吹布患处 贴患处 灌肠? 中成药的调敷 白酒常用于调敷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药,如七厘散 茶水常用于调敷消肿解毒的中成药,如意金黄散 食醋常用于调敷能够消肿、解热、止痛的中成药,可以增强药物收敛、燥湿的功效,如用紫金锭 食用植物油可调敷治疗水火烫伤的中成药 临床应用举例 常用跌打损伤中成药 云南白药酊剂、气雾剂、贴膏剂 跌打万花油、正红花油 驳骨水 、正骨水 、克伤痛擦剂、伤痛外擦灵 七厘散 、金黄散 奇正消痛贴 、跌打膏药 云南白药 处方:三七重楼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 制剂: 1.云南白药散剂(《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 每瓶装4g,保险子1粒。口服。成人每次0. 25~0.5g,每日4次。2~5岁按成人1/4剂量、5~12岁按成人1/2剂量服用。 2.云南白药酊(《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 每瓶装30ml、50ml、100ml。口服:常用量一次3~5ml,一日3次,极量一次10ml。外用:取适量擦揉患处,每次3分钟左右,一日3~5次,可止血消炎;风湿筋骨疼痛,蚊虫叮咬,一、二度冻伤,可擦揉患处数分钟,一日3~5次。 3.云南白药胶囊(《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 4.云南白药膏(《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 每帖6. 5cm×;l0cm、6.5cm×;4cm。贴患处 5.云南白药喷雾剂:气雾剂。每瓶装60ml、100ml。 特别提醒 孕妇禁用跌打损伤外用药,因多含活血化瘀药 皮肤破伤处或皮肤过敏者不宜外敷跌打损伤外用药 跌打损伤外用药不宜入口、涂眼部,如不慎进入,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用跌打损伤药后3日,肿痛仍明显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常用痈肿疮毒中成药 喉痛消炎丸 、梅花点舌丸、六灵丸、六灵解毒丸、绿萼点舌丸、点舌丸、灵猫香解霉丸、复方蟾酥丸、蟾酥锭 、片仔癀 、喉痛灵片 :以醋、酒、水化开,外敷 芝麻响铃铃:捣敷,治疔疮,疖肿 ,皮肤癌 ,毒蛇咬伤 八宝五胆药墨:取适量,加水磨浓汁涂患处 化毒散、儿童化毒散、黑虎散、如意金黄散:取药粉少许,撒于患处,外贴膏药, 湛江蟾蜍膏、蟾酥锭 :外敷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的新用途 流行性腮腺炎: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陈醋或凡士林调成糊状, 外敷患处,每日换药 1 次 带状疱疹:取如意金黄散、雄黄、生白矾各 500 g ,蟾酥 10 g, 冰片6 g, 共研为极细粉末,以凡士林 6000 g 调成膏状,外敷患处, 每日 1 次 黄水疮:如意金黄散适量, 用白开水调敷患处, 每日 4 次 ~6 次,药干后再用白开水湿润。 麦粒肿:如意金黄散30 g, 无水羊毛脂 10 g, 冰片 2 g,凡士林 70 g。先将凡士林、羊毛脂加温熔化,再迅速将如意金黄散兑入搅匀, 然后将冰片用 95 %酒精少许溶化后兑入, 再搅拌均匀, 待凉后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宜先用抗生素眼膏涂结膜囊内,以保护角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