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2).pdf

发布:2017-08-28约6.0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年 12月第 45卷第 12期 ChinJDermato1.Deeember2012.V01.45。No.12 841 · 专 家 共 识 ·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应用广泛,有成功经验, 新循证治疗策略》第 3版提出的证据分级标准简单实用,容 也存在一些争议。有鉴于此 ,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 易被临床医生掌握 ]。其中A级标准是指至少有一项前瞻陛 病专业委员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部分专家为基础,邀请 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无明显的设计缺陷;B级则为受试 部分知名中医专家参加制定本共识 ,旨在帮助皮肤科医生了 者t20例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一般多为描述性的,试验缺 解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现状,以便发现 乏足够的对照或设计有缺陷;C级包括病例数小于2O例 、有 问题 、总结经验 ,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作 明显设计缺陷的临床试验,或例数较多(≥20例)的病例报 用。参加制定本共识的专家包括(排名不分先后):温海、顾 告及回顾性分析;D级为有效病例 ≥5例文献报告。 恒、刘巧、李邻峰、杨志波、陈达灿、范瑞强、段逸群、余土根、 使用CNKI数据库,查阅了2002—2012年我国外用中成 李铁男、徐金华、张锡宝、施辛、刁庆春、刘玲玲、孙仁山、孙 药治疗皮炎湿疹文献共60篇,其中符合上述A级标准的只 青、李红毅、王德旭、李东宁、姜薇、路雪艳、王文慧。 有 1篇 ]。其他研究多为B级或以下级别。某些研究存在试 一 、 外用中成药的定义和分类 验设计不尽合理、纳人病例数量少或对照药物选择不恰当等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 ,按规 问题。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尚缺乏系统的 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质量稳定、可控, 大样本临床研究,但是局部刺激、接触性过敏 ,甚至过敏性休 经国家批准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 ,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外 克等不良反应也有报道。 用中成药即专用于外治疗法的中成药。外用中成药可分为固 五、外用中成药临床使用原则 体制剂,如栓剂、膏剂、膜剂等;半固体剂型,如乳膏、软膏、凝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属于中医外治法,总的原则是 胶、糊剂等;液体制剂,如溶液、酊剂、洗剂、油剂等;气体剂 对症治疗 ,应该针对不同皮损、病期、部位采用不 同的外用中 型,如气雾剂。 成药。其中止痒,阻断瘙痒一搔抓一瘙痒的恶性循环是关键。疗 二、中医对湿疹皮炎的认识 程要足够。 湿疹皮炎的定义和诊断流程与中国湿疹指南相同 ]。在 1.常用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中成药分类 :根据剂型,也 中医学中,湿疹皮炎属 “湿疮”,其他也有 “奶癣”、“旋耳疮 ”、 可以分为溶液类、洗剂类、软膏类等。 “绣球风”、“浸淫疮”等多种名称。中医学认为其乃因禀性不 2.使用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西药联合、序贯治 耐 ,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 ;或因脾失健运 ,或湿阻成瘀 ,或营 疗。①急性期:治宜清热除湿、收敛止痒。皮损表现为红斑、丘 血不足,以致血虚风燥 ,肌肤失养所致。在这一点上,与现代 疹、斑丘疹 ,无渗出者 ,以清热止痒类中药洗剂外涂或湿敷 , 医学提出的遗传性或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学紊乱 常用有止痒消炎水、复方炉甘石洗剂等;皮损表现为丘疱疹、 等内在病因加上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社会心理 因 水疱 、糜烂 ,渗出者,以清热燥湿止痒之溶液剂湿敷或冷湿 素等外部因素造成的皮肤刺激、过敏、感染等的综合作用而 敷,常用有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甘霖洗剂等;②亚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