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童谣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幼儿园童谣教学的几点思考
童谣,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读来琅琅上口的歌谣。早在婴儿时期,童谣就开始进入孩子们的生活领域,不论是在母亲怀抱里,还是在摇篮中,都会在温馨的童谣陪伴中,度过快乐的幼年时光。可以说,童谣是人的一生里最早受到熏陶的启蒙文学。它对于儿童知识面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童谣在儿童的心田播下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这种子生出的藤蔓、花朵、和果实,将在他们心中保存到须发斑白、老态龙钟的时候,真可谓“童时习之,可以终身体认”。
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而我们传统的童谣教学却往往停留在让幼儿记忆、朗读的层面,重语言技巧,轻审美感受,童谣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那么幼儿园究竟如何开展童谣教学,如何实现童谣教学与幼儿园各主题活动的整合?
一、 选择适合与主题活动相整合的童谣
在童谣选材时我们尽量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童谣内容与主题内容相融合,以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幼儿心理特点,深入分析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然后我们从收集的大量童谣中筛选适合相关年龄段幼儿、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童谣。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受到教育,调动幼儿对童谣学习的兴趣。
二、童谣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活动目标制定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要结合《纲要》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学习活动目标时,要从“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童谣与主题活动的整合活动也要考虑上述因素,才能把握好活动的方向。
2、要考虑活动所融合主题阶段的总目标
在教学中,童谣要融入主题活动中,其目标制定必然要考虑其所处的主题目标和要求。如在进行《颠倒歌》的活动时,我们仔细研讨了主题“快乐生活”的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常识,快乐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颠倒歌》的活动目标: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表演童谣;幼儿大胆表达与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 要结合童谣自身的语言特质
童谣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有着自身的语言特质,如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便于幼儿吟诵与理解,因此在童谣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目标制定中要考虑童谣自身的语言特质,才更能体现整合活动的价值。如活动《点豆豆》设计中,在活动目标制定前,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其次结合了主题(美丽的春天)要求制定了如下目标:感受童谣的节奏美,运用身体语言表现不同的节奏;在照顾小豆苗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生长的快乐。
4、要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
幼儿的学习过程不是割裂的,而是建立在已有发展水平之上的。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到幼儿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幼儿对童谣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活动才具有可实践性。
三、童谣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积极的情绪,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高活动效果。例如:在民间童谣《虫虫飞》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春天的主题有意识在教室内布置一个“美丽的花园”,其中有树、花朵、草地等,还准备各种大小蝴蝶、蜜蜂、金龟子的头饰。活动开始,让幼儿戴上头饰,自由得在花园里飞舞,幼儿感到很新鲜、很开心、很美,个个情绪高涨,兴趣高涨。活动中幼儿非常投入,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心地念着:“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草地喝露水。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花园踢踢腿。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天空排成队。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树杈睡一睡。”到了结束时间,大家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因此,在童谣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例如视觉的、可操作表演的环境。
2、使用多样化的教具
幼儿期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联想。直观形象的教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因此,应充分运用教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形象,特点突出的图片。把民间童谣的内容按需要描绘下来,拍摄和制作成照片、图片、卡片等,使一些较抽象内容形象化。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