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3-10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的中期报告

由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品,其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对于农民、企业和政府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进行了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对玉米期货价格与其相关变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和灰色预测分析。

二、协整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玉米期货价格与玉米现货价格、玉米进口量、玉米库存量、玉米种植面积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因此,本文进行了协整分析。

结果表明,玉米期货价格与玉米现货价格、玉米进口量和玉米种植面积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协整关系中,玉米进口量和玉米种植面积的系数分别为0.622和0.332,均为正值,表明玉米进口量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都将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而玉米现货价格的系数为负值,表明当玉米现货价格上涨时,玉米期货价格会下跌。

三、灰色预测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可以对未来的玉米期货价格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一年内玉米期货价格会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第7个月,预计为1480元/吨,之后会出现反弹,最高点出现在第12个月,预计为1790元/吨。

四、结论与启示

玉米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协整分析和灰色预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玉米现货价格、玉米进口量、玉米种植面积等与玉米期货价格存在长期关系,这些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必须考虑。

(2)未来一年内,玉米期货价格会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第7个月,预计为1480元/吨,之后会出现反弹,最高点出现在第12个月,预计为1790元/吨。

基于上述结论,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调整农业政策,加强玉米贮备,减少进口量,促进玉米种植面积的稳定增长,以保障玉米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市场垄断和操纵,必要时可以采取合理的期货政策来引导市场价格的稳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