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艺术教育.pdf
浅析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作者
通过分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
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两大方面,而艺术教育在素质教
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效
果非常显著。近年来,高校艺术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
视,高校艺术教育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有较大区别,它并不以培养专业艺术工作
者为直接培养目标,而是通过课堂内的艺术课程和课外的艺术活
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丰富的创新想象能力,使学生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艺术具有审美、教育、认识世界三大社会功能。它们和艺术的真、
善、美的品质是契合一致的:真,作用于认识;善,作用于教育;
美,作用于审美。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
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
1.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
科学是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而艺术是运用形象思维认识
世界,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人把科学与艺术比喻为人
类文明的两朵并蒂莲,它们在不同的领地,为了促进人类文明和社
会进步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并进行互补。
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精神升华、心灵美化,还能使大学生的
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高。艺术教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具
体的、形象的,它更适合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实践证明,
艺术教育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和智力技能的提
高,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
2.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
育和参与相应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知、感受艺术形式和艺术形
象,有利于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军民团结
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鼓舞了全国人民,高等院校通过创作歌曲、表
演话剧、舞蹈等形式,再现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使广大学生为之
感动,纷纷以“以抗震救灾精神为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
艺术形式进行“寓教于乐”,通过生动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大学生,
使之在艺术教育中,享受了愉悦,净化了情感、完善了人格。
3.艺术教育是学生“智育”的助推器
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全面发展中“智育”的要
求。艺术教育具有“益智性”,能促进智力的开发。爱因斯坦说:“音
乐不会影响研究工作,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慰藉也互为补充。”“我的
许多科学成就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新的
发现。”清华音乐教研室陆以循教授提出了“8-18”的学说,即每
天让学生抽出一小时参加有组织的美育活动,其学习效果高于全天
8小时做功课。经常性参与艺术活动的学生头脑灵活、反应敏捷、
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强,各科成绩比较突出。这就说明艺术活动不
仅不会妨碍专业学习,还能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参与艺术活动
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记忆,有利于发展他们智力
发展。
二、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
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
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普
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的位置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
术修养、人文素质、精神情操和人生态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
艺术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今天,艺术教育已全面进入中国的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等相继设置了艺术教育课程和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1981年北
京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音乐欣赏选修课。1978年清华大学恢复
了曾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音乐机构-音乐室,并更名为艺术教育中
心。2002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文件
要求:“力争经过3至5年的时间,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
的艺术类课程。”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公共艺术教
育课程或成立了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