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使用.pptx
【知识体系】标点符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感叹号;一、顿号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
①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②停顿较逗号短。
1、分隔并列字符
例1、假、葭与缎、锻形近,不好区别。(分割单个字)
例2、普通话的浊音声母有四个:m、n、l、r。(分隔字母)
例3、括号常用的是括弧形的一种。此外有[]、【】、〔〕几种。(分隔标点符号)
2、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3、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2: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4、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5、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例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词;八、助词。
例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总结补充:
第一,第二,第三(用逗号)
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用逗号)
A.B.C.(用实心圆点)
1.2.3.(用实心圆点)
(1)(2)(3)无符号;二、区分逗号和顿号
1.约定俗成的并列短语之间或集合名词之间不用顿号。
中西部父母师生工农业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
掌握科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公安干警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1、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像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3.并列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1、我走之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2、这个故事讲得美丽,动人。
*注意:并列谓语修饰同一宾语用顿号
例:我们尊敬、爱戴周总理。
4.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1: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和”“及”)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6.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约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7.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例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分号(前提句子内部有逗号)
定义: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的形式是“;”。
基本用法: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说;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例: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不管是词、词组,还是单句、复句)之间。
例:计量经济学的四条黄金定律:第一,大胆地思考;第二,不受限制地创造;第三,出奇地幸运;第四,做不到的话,就下决心当一位经济理论家。
;(4)分项列举的句子中用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成分,在“等等”的前边也要用分号。
如:中国谜语具有许许多多的特点:一是结构坚固,形式活泼;二是趣味性浓,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四是内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
注意事项:
(1)句中没有逗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分号
(2)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包含句号时,各项末尾不能再使用分号
如: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将“;”改为“。”)
(3)分说与总说的句子之间不能用分号
;四、冒号:
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冒号的一般用法
1.用在书信、演讲稿、公文中称呼语的后面引出下文
例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2.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