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ppt

发布:2025-03-13约4.33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提示:点击进入习题1234567891110121314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15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uó)秕谷(bǐ)绣像(xiù)桑椹(shèn)B.菜畦(wā)鼎沸(fèi)蝉蜕(tuì)竹筛(shāi)C.锡箔(bó)博学(bó)脑髓(suí)鉴赏(jiàn)D.觅食(mì)宿儒(sù)缠络(luò)渊博(yuān)返回目录················D【点拨】A.确凿(záo);B.菜畦(qí);C.脑髓(s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倘若销释绅士盔甲B.戒尺书塾收敛轻倢C.珊瑚蜈蚣云宵恭敬D.质朴淋漓倜傥和蔼返回目录D【点拨】A.“销释”应为“消释”;B.“轻倢”应为“轻捷”;C.“云宵”应为“云霄”。3.以下是小文写在积累本上的一段话,其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返回目录D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开始了,校园里人声鼎沸,同学们各得其所。操场上的运动员们或奔跑,或跳跃,或投掷,洋溢着青春的色彩。看台上的啦啦队员的呐喊加油声,展现着青春的激情。操场上那不停穿梭着的身影,是忙碌的校园小记者。看着这人迹罕至的校园,幸福而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A.人声鼎沸B.各得其所C.洋溢D.人迹罕至??????????????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返回目录①有人说:“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②______读书可以让百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_______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而且,这种满足和愉悦是可持续的、永久的。③一顿美食只能解决一日三餐的三分之一,而人可以铭记并受用一部好书一辈子。④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游手好闲之徒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1)语段中的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请在第②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更加连贯完整。(3)第③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返回目录名词动词示例:之所以是因为一顿美食只能解决一日三餐的三分之一,而一部好书可以使人铭记并受用一辈子。5.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二字的界碑。②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③百草园在浙江绍兴鲁迅故居的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④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返回目录⑤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A.③⑤②①④ 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②①④返回目录【答案】A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课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课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寻蝉蜕;趁先生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儿等。返回目录B【点拨】本课文体是散文,不是小说。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不矛盾。“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一、课文研读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返回目录8.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其后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返回目录二、拓展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0-41页第8-12题。(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返回目录?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