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液循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谢谢大家!生技1302班331宿舍 成员:刘阳、姚金成、吕君全、马腾飞、潘存才、宋诗文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 长期调节 神经支配 心血管 中枢 心血管 反射 全身性 体液 局部性 体液 肌源性 调节 代谢性 调节 前 言 心脏具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心缩力和心率以调整心脏输出量,通过影响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以改变外周阻力。 (1)心脏的N支配 心交感N 心迷走N 起源 脊髓胸段T1~T5 延髓的迷走神经 侧角神经元 背核和疑核 递质 NE (去肾上腺素) Ach(乙酰胆碱) 受体 β1 M 阻断剂 心得安 阿托品 一.神 经 调 节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 脏 的 N (神经)支 配 和作用 生理作用 心交感N 心迷走N 变 时 4期Ca2+内流↑→自动去极速↑ 3、4期K+外流↓→最大舒张电位↑ (自律性) ↓ 自动去极速↓ (正变时) 自律性↑ (负变时) ↓ 自律性↓ 变传导 0期Ca2+、Na+内流↑→ 0 期 0期Ca2+内流↓→ 0 期 (传导性) 去极速+幅度↑ 去极速+幅度↓ (正变传导) ↓ (负变传导) ↓ 传导性↑ 传导性↓ 变 力 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Ca2+↑ 3期K+外流↑→3期复极化速↑ (收缩性) ↓ ↓ ATP生成↑ AP时程(2期)↓ Ca2+内流↓ (正变收缩) ↓ (负变收缩) ↓ 收缩力↑ 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 变兴奋 阈电位↓+Na+ Ca2+通道激活率↑ 3期K+外流↑→膜电位距阈电位远 (兴奋性) ↓ ↓ 兴奋性↑ 兴奋性↓ (2)交感N和迷走N对心脏的作用 (3)支配心脏的肽能N元 心脏中存在多种肽类神经纤维,释放的递质有: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阿片肽等。 目前对于分布在心脏的肽能N元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其存在说明也可能参与对心肌和冠脉的调节。如:血管活性肠肽对心肌有正性变力作用和舒张冠脉的作用;浆钙素基因相关肽有加快心率的作用。 2.血管的N支配与生理作用 (1)缩血管N(=交感缩血管N) 中枢:延髓的缩血管中枢 分布:绝大多数血管(几乎所有血管平滑肌都受交感缩血管N支配,绝大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N的单一支配)。 递质:N节前纤维Ach,N后纤维NE(具极强烈的缩血管效应)。 受体:α(主)、β2 作用:α受体→血管收缩>β2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①调节血压作用大 ②持续释放紧张性冲动: 紧张性↑→血管收缩,紧张性↓→血管舒张 (2)舒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脊髓背根舒血管N 分布 骨骼肌血管 软脑膜、消化腺 递质 ACh Ach P物质或组胺 受体 M M 作用 血管舒 血管舒 局部血管舒 特点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轴突反射 ②平时无作用 ②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③与情绪、运动有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