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β—环煳精与十四烷氧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pdf

发布:2018-03-29约8.2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33卷第 3期 日用 化 学 工 业 Vo1.33No.3 2003年 6月 CIlinaSurfactantDeter~ent& Cosmetics June2003 一 环糊精与十四烷氧基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魏西莲 ,桑 青 ,尹宝霖 ,孙得志 1.-城大学 化学系,山东 -城 252059;2.-城大学 生物系,山东 -城 252059 摘要:用测定表面张力 的方法研究 了卢一环糊精 卢一CD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一十四烷氧基 一2一羟丙 基三甲基氯化铵 R】4TAC 的包结作用 。研究发现 ,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随 卢一CD加入量的增加而升 高 ,最大可接近水 的表面张力值。 一CD与 R】4TAC主要形成摩尔比为 1:1的包结物 。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 胶束浓度 cme 与 一CD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R】4TAC/p—CD的包结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Van’tHoff方程计算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看来此包结过程 的驱动力主要由熵提供 。 关键词 :季铵盐 ;口一环糊精 ;包结常数 ;热力学参数 中图分类号 :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803 2003 03—0139—04 主 一客体络合物化学是 目前引人注 目的研究课 液的表面张力与 一CD浓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 题 。.8一环糊精 .8一CD 是一 内腔疏水而外腔亲水 增加 口一CD的浓度 ,溶液的表面张力逐渐增加 ,最 的筒状分子 ,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能与许多化合物形成 后达一最大值 ,最大值 与纯水 的表面张力相 当。在 包合物,使它在理论研究 、化工 、农业及医药等领域 R14TAC的固定浓度低于或接近临界胶束浓度时 图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 中◇、口所示 ,随着 一CD浓度 的逐渐升 高 , 口一CD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是研究主 一客体化 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迅速上升 ,说 明R14TAC与 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两者之间包结常数的测定方法也 — CD形成 了包结物,且包结物不具有表面活性 。溶 多种 多样 ,包括 电化 学法 [2-4]、光谱法[,、量热 液 中自由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减少,因而使表面张力增 法[、蒸 气 压 法 [引、核 磁 共 振 法 [。]及 表 面 张 力 加 ,随着 口一CD浓度 的增大 ,形成 的包结物越来越 法[m 。]等。前文_l4]曾用表面张力法研究 了 一CD 多 ,表面张力也越来越高,当 一CD的浓度远大于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互作用。作 R TAC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与水接近 ,说 明此时 者对 口一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一十 四烷氧基 一2 溶液 中基本上无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存在 ,几乎所有的 一 羟丙基三 甲基氯化铵 R14TAC 的相互作用再进行 R14TAC单体均被 —CD包结。 相关研究报道 。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3一十 四烷 氧 基 一2一羟丙 基 三 甲基 氯 化 铵 R4TAC ,合成及纯化方法 同文献 [15],其表面张 力一浓度 y—logc 曲线无最低点即视为纯品; 一 CD,化学纯,用二次蒸馏水重结 晶3次后真空干燥 ; 二次蒸馏水 ,电导率为 1.4×10 S·m一。 1.2 实验方法 cs—CD/mmol ‘L一。 体系的表面张力用滴体积法测定 ,温度为 t士 CRTaC/mmol-L~:◇0.5 口 1.0 ▲ 3.0 ×6.0 0.1℃ 。 图 1 恒定 Rl4TAC浓度 时 —CD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2.1 一CD与 R14TAC的包结 比 Fig. 1 Influenceof口一CD onsurfacetensionat 图 1为 303K时 ,固定 R14TAC的浓度,混合溶 edR14TACconcentrations 收稿 日期 :2OO2—10—08;修 回 日期:2003—03—03 作者简介:魏西莲 1958一 ,女 汉 ,山东人,副教授,联系电话: 0635 座机电话号码。 · 139 · 维普资讯 础 研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第33卷 在表面活性剂的固定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时 包结物阻碍了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 ,从而 图 1中线▲ 、×所示 ,开始 p—CD浓度较小时对 导致表观临界胶束浓度 cmc 增大,加入 的p— 溶液的表面张力影响不大,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无 一 CD越 多,cmc 值 越 大 。溶 液 的表 面 张 力 在 达 到 CD存在时的 y…相同 见图2 ,这是由于 p—CD在 c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