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作业规程.doc

发布:2016-09-17约1.89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鑫隆煤业公司6#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 及回风通道作业规程 工程名称: 6#煤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及回风通道 施工负责人: 颜道远 编制人: 邓昌朴 施工单位: 江苏矿业公司中阳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02月23日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2 第二章:巷道布置…………………………………………………………2 第三章:施工方法…………………………………………………………3 第四章: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5 第五章:主要生产系统及施工设备………………………………………6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10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1 第八章:文明生产及煤质管理……………………………………………18 第九章:避灾路线…………………………………………………………20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根据太原明仕达煤炭设计院设计的鑫隆煤页有限公司6#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及回风通道施工图纸 ;鑫隆煤源有限公司井巷工程施工联系单 ;《煤矿安全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煤矿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二、工程名称及开凿目的 为保证回风系统在6#回风下山开口 三、工程概况 中阳鑫隆煤业6#煤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及回风通道位于6#西回风下山与6#北回风相交点往东10米处开口,总长60m, 其中车场硐室回风通道按210°方位,3‰坡度掘进32m,然后按270°方位,3‰下坡掘进24m。车场硐室按0°方位,3‰下坡掘进24m与6#北轨道大巷贯通。巷道设计为锚、网、喷支护的矩形巷道。掘进断面为11.93m2,毛宽×毛高=4500×2650mm,净断面为10.50m2,净宽×净高=4200×2500mm,喷浆厚度150mm。巷道开口、三岔口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选用Φ17.8×6000mm钢绞绳,每排布置两根间距1200mm,排拒1600mm。锚杆选用Φ18×2000mm等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网片采用Φ6 钢筋制作,网片规格 2000×1000 mm,网格100×100 mm的金属网。梯子梁采用Φ12钢筋。 四、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 区域构造位置得于吕梁山复背斜之次级构造五家会—王老婆山背斜西翼, 受其影响, 井田范围总体呈一走向近南北, 向西倾状的单斜构造。局部略有次级起伏, 地层倾角大部平缓, 一般为4°~6°左右, 南中部稍陡, 可达8°~15°。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等其它构造现象,井田地质构造总体属简单。 井田内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仅在较大沟谷中有基岩裸露。根据地表分布和钻孔揭露情况, 井田范围积层由下而上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Q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和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第三系(Q+N)地层。 第二章 巷道布置 一、施工巷道与其他巷道的关系 6#北轨道上部车场硐室及回风通道开口位置为6#西回风下山内,北面与6#北回风大巷相连,与6#北轨道相偷,其它无巷道相邻关系,施工情况无影响;巷道施工方位:车场硐室回风通道按210°方位,3‰坡度掘进32m,然后按270°方位,3‰下坡掘进24m。车场硐室按 0°方位,3‰下坡掘进24m与6#北轨道大巷贯通。 二、巷道布置平面图(见平面布置图) 三、巷道断面形状及断面尺寸 1.断面形状:断面均为矩形巷道。 2.断面尺寸:(见附图)。 3.供风、供水管路距离底板1.3m, 风筒距底板1.8m, 均吊挂在巷道右侧,电缆距离底板不低于1.5m,吊挂在巷道左帮, 监测电缆、信号电缆在上,动力电缆在下, 电缆间距不小于100㎜, 临时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一致,轨距600㎜, 轨枕间距800㎜。 第三章 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方案 一、施工顺序 首先从6#西回风下山开口施工车场硐室回风通道, 再施工6#上部车场硐室与回风通道贯通。 二、施工方法 采用YT28型高频凿岩机, 配以六角中空钢钎钻孔, 钎杆为Ф22*2200㎜, 钎头为Ф38“一”字型。爆破许用水胶炸药, 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 MBF—100型发爆器起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