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

发布:2017-04-21约2.14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PAGE - 18 - PAGE - 38 -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一、工程名称 本工程名称为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形成一采区轨道上山通风系统,满足轨道上山回风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设计长度37.1m; -650m上车场回风巷设计长度78.5m。 服务年限: 42.2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根据生产接续安排,本工程自2012年2月份开工,预计2012年9月份竣工。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初步设计及批准时间: 本规程编制依据《金黄庄矿井初步设计》(变更),批准时间:2008年12月。《金黄庄矿井施工组织设计》,批准时间:2009年6月。 二、施工设计图纸及批准时间 本规程编制依据“金黄庄矿井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首图号JHS1148-112-01),批准时间:2011年11月。 三、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依据编制依据《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2012年1月15日。 第二章 岩层赋存及水文地质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位于-650m总回风巷东侧,工广煤柱内,开门口位置在-650m总回风巷定2点以北5.1m处开门,标高-648.7m, -650m上车场回风巷终点标高:-648.22m,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终点标高:-635.945。 巷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一 水平名称-650m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地面标高+42.5m井下标高-648.7~-635.945m地面的相 对位置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对应地面标高最高+42.5米,最低+35.0米。地面投影为南张庄村的农田,地势南低北高,地面无工业及民用建筑。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掘完后,地面无下沉,对地面设施无影响。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位于-650m总回风巷东侧,工广煤柱内,开门口位置标高-648.7m, -650m上车场回风巷终点标高:-648.22m,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终点标高:-635.945。北邻风井,西邻一采区回风上山、轨道上山、运煤上山。巷道设计方 位层 位长度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 137°11′41″, -650m上车场回风巷184°49′57″ 中砂岩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37.1m -650m上车场回风巷78.5m 第二节 岩层赋存特征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岩层赋存特征: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中砂岩、:以浅灰色为主,灰白色次之,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泥硅质胶结,局部夹粉砂岩薄层,见平行层理,竖直裂隙发育,含水。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提供的B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施工掘进揭露的岩层分析,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不存在大于7米以上的断层,受三维地震勘探精度限制,6米以下的断层三维地震很难探测到,因此在掘进过程中,掘进中可能遇一些小断层,断层附近顶板较为破碎,巷道掘进时应加强支护。掘进期间施工单位要注意岩层的变化,发现断层或岩层出现变化及时通知地质部门。 防范措施: 一采区轨道上山回风联络巷及-650m上车场回风巷掘进期间施工单位要注意岩层的变化,发现断层或岩层出现变化及时通知地质部门。 第四节 水文地质 根据-650回风大巷所在的中砂岩,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层中砂岩只是局部裂隙含水,砂岩裂隙水属静储量,出水后均能疏干。巷道遇小断层及裂隙发育地段顶板有可能出现滴水、淋水,须及时进行防范。 第五节 施工建议 1、掘进过程中遇断层破碎带及顶裂隙发育时要加强支护。 2、掘进期间施工单位要注意岩层的变化,发现断层或岩层出现变化及时通知地质部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